文:莲花香片
女儿住校,先生出差,恰好这几天也没有安排外出的工作,所以一连几天都是一个人晃进晃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喝茶,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写字,一个人听音乐……除了偶而接个电话,在社交网络上和人交流一句半句,或者出去买东西,一天说的话大概不会超过一百个字。这样安安静静一个人做事的状态,慢慢变成生活的常态。
自觉是一个比较遵守秩序的人,即使是一个人的日子,也是保持着固有的秩序。这个秩序开始于早上的清洁工作,只要在家中,每天必定要拿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做清洁,我虽没有洁癖,但每天在做正事之前,家中所有物品都要归位;地板、桌案一定要擦拭得干干净净;沙发、椅垫子等一定要用粘毛器滚过;该清洗的衣物洗好晾到阳台上;为所有的垃圾筒换上清洁袋;还有做为铲屎官必须履行的职责:将猫厕所清理干净……所有的这一切都完成,才可以安心做接下来的事情。
这些事情,也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做的事情,比如:泡一杯茶。
那天看到一个朋友说:没有喝一杯茶,好像这一天不够圆满----深以为是。
一个人的茶,简单随性。若是绿茶,则直接拿玻璃杯,倒少许茶叶入内,冲入水;若是其它茶,则取用压水式茶壶和平时喝水的杯子,将冲泡两次的茶水一次性倒入杯中,这样省事简便。端杯进书房,打开电脑,收发邮件,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或者随意写点东西,偶而写写约稿。依然是安静的活儿,屋里除了键盘的声音和一只小闹钟的滴答声,没有别的声音。猫咪也是个安静的小家伙,多半时间窝在一个舒服的角落睡觉,偶而会细声细气地喵呜几声,倒更觉得家里的安静。写东西时不习惯放音乐,觉得会影响思路。可做家务时,喜欢放音乐,可见写东西时需要思考,做家务时大脑可以放空。
下午换一壶熟普,继续上午未完成的工作,或是做另一件安静的事,那便是看书。今天看的书也是一本安静的书:《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国历代的茶画。所谓茶画,即以茶道入画。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喜欢茶,以茶入诗,以茶入画,自唐代以来,宋、明、清历代的画家均有茶画留世,煮茶图、烹茶图、点茶图、撵茶图、品茗图、茶会图……各种称谓,不一而足,但主题却都只一个:喝茶。翻看这样的茶画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画中人物都不多,多是一人独自,或和一两好友,带一两个侍茶的仆人,最多的大概是明代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主、客、仆从加起来也不过七、八个人;品茶的地点多在户外,山间、溪旁、树下、亭中,或有花、石、琴相伴。中国画特有的疏淡旷远,非常适合表现茶的意境。茶画,这种安静的画也是需要安安静静地欣赏。
晚上一个人去剧院听一场古琴音乐会,依然是安安静静的音乐。古琴主奏,箫、瑟、筝、笙、笛、埙伴奏,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春江花月夜、广陵散……琴声袅袅,古韵悠长。古琴的乐声,与品茗的氛围应该最为相配。想起下午看的茶画里有一幅明代项圣谟的《琴泉图》,图中没有人物,只有一桌案,上置一深色无弦的古琴,桌旁有数个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贮水器,画中题诗有一句:“自笑琴不弦,未茶先贮泉”。这一幅如此安静的画面,却分明让人感觉到有婉转的琴声和着叮咚的泉响从心底缓缓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