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味反驳别人的样子,真的很丑

“嗡……嗡……嗡……”

手机的震动声在安静的自习室格外清晰。

拿起手机,上面显示李子来电。

抱歉的对周围的同学微微一笑,我快速走出自习室,按下了接听键。

“亲爱的,你知道吗?我们终于和小叶翻脸了!”

听着李子欢快的声音,我有一丝无语,但更多的是理解。

李子的舍友小叶,我虽然没见过本人,但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她无数次出现在李子和我的通话中。

小叶特别喜欢反驳别人,不管别人说什么,她总是在第一时间发表不同意见,激烈的反驳,弄得别人很尴尬,尴尬之余是反感。

李子和另外两个舍友都不喜欢她。

李子不知道和我抱怨过多少次,小叶是如何泼她和另外两个舍友的冷水,怎样咄咄逼人的反驳她们。

李子和另外两个舍友,多次找到辅导员申请换宿舍无果后,终于挨到了快毕业。

本以为她们能维持表面的和平直至毕业,但一次作业变成了和小叶翻脸的导火索。

前几天辅导员布置了一个毕业课题,其他人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小叶还是毫无头绪,只在课题开篇写了寥寥数语,便再没有动过笔。

看着其他人做的差不多,小叶想拿去借鉴,李子几人本是不想给她看的,但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就把作业给她看了。

结果,小叶拿去翻了几页,习惯性的开始了她的反驳,把李子她们的作业贬的几乎一无是处……

李子她们压抑着怒气,几次想把答案拿回来,奈何小叶完全没感觉到她们的怒气,自顾自拿着作业说个不停。

长期积累的怒气在这一刻爆发了,李子一把抢回了答案,另外两个舍友紧随其后,和小叶怼了起来,彻底翻脸。

李子不自觉拔高的音调不断从话筒传来,渐渐把自己带回了当时的情景中。透过话筒,我似乎还能感觉到她当时的怒气。

我能理解自己辛苦的成果,被人贬的一文不值的愤怒。但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想到的更多。

待李子发泄完,我问李子,毕竟是一个宿舍的,闹翻了以后怎么相处?

李子不假思索的答道:“闹翻了就不一起玩了呗!”

沉默片刻,李子接着说:“忍了她近四年,不想再忍了,现在反而有种解脱的感觉。我一点不后悔和她翻脸,也许一直以来,我缺的是一个翻脸的契机。恰好这次,我抓住了这个契机而已”。

李子噼里啪啦说完之后,怒气早已消散。

带着隐隐笑意的声音继续传来。

“亲爱哒,你知道吗?和叶子闹翻后,我们三还特意出去大吃了一顿,庆祝了一番”。

……

这还真是李子的作风。

“亲爱哒,我脑补出了你脸上带着贼笑,身后有个大尾巴在摇晃的画面。”

我笑着打趣李子。

挂断电话,我思考良久,得出一个结论:我也不喜欢一味反驳别人的人。如果是我,也许我忍不了四年,早已和小叶翻脸。

其实我挺佩服李子和另外两名舍友,能忍一个人四年之久。

在人际交往中,能忍你四年的人屈指可数,但喜欢站在制高点,自以为是反驳别人的人,却比比皆是。

一味的反驳别人,不仅仅是没有修养的体现,还暴露了你低的可怜的情商。

被舍友安利了最近挺火的《北京女子图鉴》,里面的一个剧情,我印象特别深刻。

女主角陈可去参加一个饭局,饭局上一个老板说珠海市是海南的。

末了还来了一句“珠海是海南的吧?”

这话一出,饭局上的人都愣住了,刚刚步入社会的女主角陈可本能的想反驳时,被另一个女孩抢先了。

女孩肯定了老板的话,斩钉截铁的接话:“对,珠海就是海南的。”

“对对对,珠海是海南的……”

其他人顺势符合着,缓解了尴尬的气氛,恢复了原先的热闹。

女主角陈可硬生生把反驳的话咽了回去。

后来在洗手间遇到那个女孩,天真的陈可还在纠结“珠海是海南的”这个问题,女孩淡淡的回了一句:“我就是珠海市的。”

女孩的一句“我就是珠海市的”,包含了很多信息。

我相信剧中的陈可领悟到了。

所以有了后面的一幕,那位“没文化”的老板向陈可抛出橄榄枝时,陈可顺势接到:“不用去珠海(海南)工作吧?”

然后陈可顺利的通过老板的人脉,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打开了她职场的新天地。

“珠海是海南的”明显是个假命题,从饭局上其他人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大家都知道是错的,但大家都默契的没有说破,甚至附和发言者。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三观不正、趋炎附势的表现。

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对这个情节有点反感,又有几分惆怅,害怕自己以后也成为附和者中的一个,甚至是第一个发声肯定的人。

但是,如果让思维转个弯,这就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智慧,是情商高的体现。

当时的情景,假如有人反驳:“不对,珠海不是海南的。”只会让让那位老板丢了面子,下不来台,让气氛变得更加尴尬。

如果那位老板有容人的雅量,这个小插曲会被顺利翻篇;如果那位老板小心眼,可能会使饭局无法继续,闹得不欢而散。

我们并不是不能反驳别人,而是不能不分场合,一味的反驳别人。

即使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不得不反驳,能否把反驳前面生硬的“你不对、你错了……”等等,换成温和的“我建议、这样可能会更好、您可能没有注意到……”。

反驳不是为了否定别人,而是为了更好的达成一致。

当我们想反驳别人时,先在心里自问:我必须要反驳吗?我必须现在反驳吗?有没有比反驳更好的解决方式?

把反驳当做解决问题的下下策,能不反驳,则不反驳。

因为,你一味反驳别人的样子,真的很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西,给我看看。” 反正他们两个就算是连手,也不一定打得过这个老头,要是挂了,身上有再多宝贝有什么用啊。 所...
    82E4IA32阅读 12,250评论 0 0
  • “你不去观世界,哪来的世界观”,不知从何时起,我希望自己能够观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着他们行走五湖四海,品尝各地的美...
    青春的独白阅读 2,454评论 2 3
  • 1、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常常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就是学习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师。然而艺术除了“外...
    旧时月色2017阅读 2,695评论 0 0
  • 今天婆家妈过生日,在身边的儿子们,媳妇们和孙小陪她高高兴兴的过生日,在席间我们互相敬酒聊到孝敬长辈,婆婆说父...
    细雨飞纷阅读 767评论 4 6
  • 为什么我会一直烦?说到底都是因为没钱。 最近老是想辞工,不想上班了,为什么?因为老是重复重复,不停的发料,一点技术...
    内心很美的日记阅读 5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