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人生可谓是悲和喜都有的,谁也说不上来是悲更多一些,还是喜更多一些。
在商鞅变法前,秦国真的不能算是强国,因为比他强的国家有太多,比如楚,齐,魏,这些国家的实力都在秦国之上。而且当时秦国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不好,他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因为位置的关系,秦国经常会被其他盟友所遗忘,此外,秦国遗留了大量的奴隶制社会风俗,思想和习俗都极其的老化,再加上,秦国内部统治阶层为了争夺势力,展开了内战,国家不安定,根本谈不上发展。所以说当时的秦国真的是不堪一击。
而且当时的秦国还是不动于忠,和以前一样,直到其他的强大的国家开始变法的时候,秦国才有了点动静。当时秦孝公上位,他看见了魏国李悝的变法,才有了想法,于是之后,秦孝公招人才,直到商鞅,他有了变法,所以秦国才会一帆风顺!
在商鞅的变法是战国时期里的一次彻底的改革,推动了秦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废除了秦国的旧的制度,建立了新的变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商鞅的变法前,他做了一件事,让人民大众都齐声叫好的事,一个叫立木为心的故事,故事大致讲了,商鞅在广场的一边放了一个木头,并且说,有谁能把这个木头搬到另一边,并会给他一笔钱,但是当时的人都不信,过了一会,商鞅见没有人动,于是商鞅把价钱有往上加了。后来有人把木头搬走了,商鞅也真把钱给了那个人,这下,广大人民都信了。这就是征服民心的开始。
1.在当时,因为秦国实在是太落后了,那些老化的思想依旧存在,而且人民都没有土地。所以说,在商鞅的第一个变法里,就涉及了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他的这个变法,其实非常适合秦国,当时的秦国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所以说,人民都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的,这下,商鞅把这个改革了,百姓们有自己的土地了,这下就有了干劲,因为自己在为自己做事,而不是再为别人做事了。这下,农业的生产就很快的上来了。所有人都在创造好的条件,秦国想不上去都难。而且,那个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就不会有以前那样的浪费了。
此外,不仅改革了,还废除了贵族势力得土地,这样,也有效的制止了贵族势力的发展,以至于以后管不开他们,这也是吸取了吴起在楚国变法的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旧贵族势力太过于强大,以至于到了最后管不了。
商鞅的这个变法非常有效的帮助了秦国走回正轨。
2.商鞅说要奖励军功,大概意思就是,只要你在打仗,而且有功,就会有很多的奖励,比如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而且,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下士兵也真正的在“努力”打仗,因为这样,他们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好处,其中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免除不用交税。这些“诱惑”让在前线的士兵变的更加卖力了,这下,秦国的士兵就真的是强兵了。
而且,商鞅还有效的控制住了那些旧贵族的势力,因为,他们并没有功劳,所以并不会给他们更多的好处。这样的话,也保证了他们将没有实力来造反。
3.商鞅的统一度量衡也是一个很好的变法。在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在商鞅变法后,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并且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任何违反。度量衡的意义1.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4.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的基础。
这样的话,可以确保秦国的经济来源,以便做到富国强兵的程度。你看,商鞅在每次的变法里,几乎都会有去削弱秦国的各地方势力,这就是商鞅吸取前者吴起等人的变法失败后的教训。因为如果地方势力太强大的话,这些变法也不会持续太久,只会有一时的效果。
4.在商鞅的变法里,还有一个就是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他的目的也是实行中央集团,巩固帝王对人民的统治力。这样的话,帝王便可以有效的统治秦国,也是更好的削弱一些地方势力,让他们的势力不再想那么强大,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老老实实的待在秦国,不回发展过于强大后,想要造反,想要单飞。
在拥有分封制的时候,真的是不便去统治全国,当废除后,规定每个郡县长官都有一定的任期,这样的话,就会有便于秦王更好的管理国家。
总以上所看,商鞅他的变法内容真的是很好,4个主要变法有1.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2.奖励军功,3.统一度量衡,4,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这些变法里,他们都有各自的好处,有的是经济方面的,有的是政治方面的,可谓是一次非常好的改革。但是,这些变法也是都有相同点的,就是在每个变法里,都有削弱各方地方势力的实力,可见,商鞅也是非常忌惮这一点的,因为如果地方势力太过于强大,这些变法就不会持续多久,而且也不利于秦王更好的统治全国。
通过商鞅的变法,真的让我们世人看出了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我们外人的眼里,也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因为他的变法得到了君王的认可,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在事业上面,不用多说,商鞅是成功的,因为他他的变法得到了永远的使用,并没有像其他人的变法一样,只是一时的效果,商鞅的变法,即使是在他死后,也得到了秦国的使用。可以说,秦国后开可以统一天下,商鞅的功劳不可轻视。是他帮助当时落后的秦国,获得了崛起的机会。
在商鞅的变法上,之所以可以得到永远的使用,是因为有2点,他的变法有效的削弱了各地方势力的实力,而且,他的变法里的还有对大众人民非常好,那些穷人,也获得了机会,可以去赚钱,而且给每个人都分了土地,不仅让秦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也让大众百姓得到了认可,这也是他的变法可以“立足”的地方。
这些获许就是商鞅的喜了,因为他的变法成功了,而且在他死后,变法也得到了重用。他一生把心思都放在这些变法上,放在他的事业上。如今他成功了,他无疑是高兴的。我想这些事业的成功就可以算得上商鞅的喜了,因为他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总比那些得到不重用的人要强得多,要幸运的多。
原本以为商鞅为秦国付出了这么多,可以得到秦国的重用,他的日子就飞黄腾达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秦孝公死后,他的变法虽然依旧被秦国所用,但是商鞅他自己却死的非常惨,他死于马车上,而且相当的惨。可谓是身败名裂。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其实原因有很简单,因为商鞅在变法的时候,根本没有在意那些地方地主等贵族的想法,而是一味的去削弱他们,这让他们看商鞅也非常的不爽,终于,秦孝公死了,他们就有机会对商鞅指手画脚了,这下,他们处处与商鞅做对,把商鞅逼上了绝路。
在商鞅变法时期,他一心只想让变法成功,从而也杀害了许多百姓,最终,他的变法如愿以偿的成功了,可他欠的“债”,现在债主都来找他还了。
这或许就是商鞅的悲了,因为他虽然事业成功了,却没能好好的活下去。在他的变法里,几乎都涉及到了各个地方势力,这样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所以,他有这样的命运,也是可以理解。
我想这就是商鞅的悲了,一生都在尽力的效忠秦国,想把秦国变好,到头来,给他的却是这么个结局。
商鞅的喜就是他在政治上取的非常大的成就,让旁人都很羡慕他,羡慕他的政治思想。但是他的悲呢,就是他的为人,他的为人真的是很失败,毕竟,凡事不能做到完美,你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的付出点什么。不过,商鞅确实是秦国的大功臣。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
商鞅的事迹给我们后人的历史启示,凡是事业做的好的,到头来都不会有太好的日子过。1.你之所以当官当的这么大,无疑得罪了很多人,那些你得罪的人,有谁不想把你掀翻在地。2.竟然你官做的这么大,那有谁不羡慕你这个位置呢,所以说,你稍不留神,留下破绽,就会有人在背后捅你一刀。
还有,才能是做官的执照,操守是做官的护照。凡事不能做点太绝,如果你想在事业上取的成功,并且在为人上也取得成功的话,就一定要做事给别人的面子,否则,在你落魄时,你得罪的人,也不会给你留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