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hole 文学/情感
最近不少媒体朋友还有朋友圈朋友都在感慨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能反驳的我都反驳了。
在我看来,年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和最聪明的活法,就是全身心投入,过出细节感来——
投入,全身心投入,不是非这样不可,别样亦可;既然是现在这样,就安之;在任何的际遇和环境里,都努力去发现美好和有趣的一面,投入其中并心怀感恩;对于偶然和意外,能够迅速适应和调整,把失去活成另一种获得。
听起来很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因为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性、格局、眼界和价值观的总和。
过年了,很多人这样标榜自己的品味:年夜饭我只选高档餐厅,买车只喜欢进口,出门必须专车,衣服我只选哪几个牌子,才不要去无聊的庙会,才不要看无聊的春晚,才不要去什么三姑六婆家,才不要晒年夜饭,才不要群发祝福短信,才不要…
好像这样,就活得比较高级。
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觉得到了某个职位,就一定要有怎样的标配,略有不足,就觉得屈就,配不上自己的身份地位。
觉得到了某个年龄,就一定要有什么样的标配,略有不足就觉得掉架,配不上自己这日积月累的品味。
我听到有个人说“去什么庙会,无聊死了,人挤人的”;
我听到有人对自己的另一半说“多大了还戴花,也不害臊”;
我还听到有个人说“看什么电影,那是年轻人才干的事,不正经”;
我还听到有个人说“那是小孩玩的,你都三十了哈还凑什么热闹”…
这些人,焦灼又拧巴,将良辰美景虚掷,真是刻板又乏味。
而恰恰又是这些人,在说,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小时候你拿到压岁钱就去买烟花和玩具,你现在在鄙视玩具;小时候你习惯跟表兄弟姐妹玩在一起,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现在你假装鄙视比你有钱的,也假装不介意那些过的没你好的;小时候你看到喜欢的,会说出来然后央求阿爸阿妈给你买,现在你不敢说你喜欢庙会或者景点那里的小泥人和棉花糖…
庙会,舞狮,舞龙,猜灯谜,游园会,传统手艺人…这些“年味”都没变,你凭什么说年变了?凭什么说年没有了年味?
你投入了么?你去感受了么?你去发现了么?
曾经有人说,“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怎样去生活。”
深以为然。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平淡、庸常又忙碌的生活里发现诗意与美好?
因为他们的心是温暖的,是好奇的,是可以享受最好的,也可以体验最差的。
真的,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用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情怀和智慧去生活。
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管顺境逆境,都可以活出自己的光芒万丈,当下即是永恒,眼前便是诗与远方。
就像,你走进了庙会,看到有少数民族表演,而恰巧表演的演员们邀请你共舞,那就不妨跳起来吧。就像没有人看着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