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带来了情绪的话题,好像可以试着外化一下,但却感觉不合时宜。似乎有点套路的味道,于是从倾听做起,耐心陪伴,不断确认目标。从叙述中,感受到情绪的起源才是今天的目标。于是细细品味,从情绪最初的隐藏,到慢慢地现于表情,到后来的外显爆发。让来访者感受情绪的转化与不同时期的表现,从而觉得发泄出来也是一种能力。
围绕情绪,不紧抓情绪,让来访者有更多的倾诉,倾诉即疗愈。带着情绪来,也会带些情绪离开。我们能做的是倾听与陪伴,只有来访者才是情绪的管控者。接纳她的情绪波动,也接纳她对情绪的认识与调整范围。而且情绪不是一阵风,说来便来,说走就走,它需要慢慢地消融。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不做烂老人,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把别人的定时炸弹搂入怀里炸自己。不做伏弟魔,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任。
亲人也需有界限,过于亲密无间会造成彼此的怨恨、愤怒、不满,也会埋下仇恨的种子。亲密有间,中立不疏离,有情的适度帮助,会让人感恩,懂得亲情的珍贵。
心疼来访者老师生活的不易,被亲人作妖的日子胆颤心惊,既牵绊亲情,难以割舍,又想挣脱牵绊,还自己自在生活。
内容摘要
父母如何过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得到孩子的批准或同意。当孩子反对、请求或者用威胁的内容来阻止父母但权力时,我们不批评、不谴责孩子的恐惧,但也不要服从孩子的愿望。我们可以理解,并同情孩子,不愿留在家里的愿望,但没有必要从孩子那里换取一个娱乐许可证。我们的回答应该坚决而亲切。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孩子们对节目的要求低,不需要创造性和艺术性,电子产品节目会助长暴力,使感情浅薄,思维僵化,破坏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时也会占据孩子生活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单纯的取乐性节目,也会使孩子远离更有建设性的活动。
父母要把孩子看电子产品的选择权留给自己,让孩子在父母同意挑选出来的节目上进行选择,同时要通过健康的情感关系,快乐的嬉戏和令人满意的业余爱好,为孩子打开学习交流和贡献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