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下,一向对经济不感冒的我在经济方面完全是个小白。别说经济,就连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有时我都算不清楚,更何谈经济?但是我今天为什么突然要谈经济了?那是因为今天下午听了一个“共成长,同分享,最美女性创业路”的讲座,其中一位培训师提到了“社群经济”这个名词,而一向对经济不感冒的我对此却感冒了,所以回来后去网上搜索了一些有关社群经济的信息。由于时间有限,知识有限,所以今晚只是和大家浅谈一下“社群经济”,不当之处还希望懂这方面的小伙伴们给予指正!
提起“社群经济”,你对此了解多少呢?到底什么是“社群经济”呢?首先给大家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大家应该都知道罗辑思维吧?罗胖通过罗辑思维传播自己的思想,而收获一大群罗丝粉。然后罗胖再通过这个平台卖书或卖他的课程。即使他买的书比其他专门买书的网站上买的贵,粉丝们依旧还会疯狂地买,是因为粉丝们被他的个人魅力和思想观点所折服。今天的讲师提到,淘宝网站的转化率是3%,蘑菇街是5%,而罗辑思维的转化率是10%-15%。现在我们假设,如果罗胖直接建立一个卖书的网站卖书而不是先与大家分享他对事物事情独到的见解与认识,大家又会有多少人去买他的书呢?罗辑思维的社群模式,本质上是让用户尝试着去思考,为用户精神上的匮乏寻找一个希望的寄托。可能用户买罗胖的书,买的不仅是一本书,而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上与思想上的共鸣。
这就是一种社群经济。社群可能通过微信,QQ,豆瓣,微博等社交平台而建立。社群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是情感链接。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感情联系的基础上再产生经济联系,而不再是简单的线上或线下的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我买你的东西更多的是因为我与你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思想追求,被你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社群经济更多的是输送价值观的一种过程,在输送价值观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经济效益。
首先社群经济中的消费者买你的产品是因为他们认可你产品所体现出来的信念和宗旨。例如之前在由西蒙·斯涅克在TED演讲的《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中,讲到一个黄金法则“why-how-what”。这个黄金法则即可以用来激励他人跟随你的脚步又可以向顾客推销你的产品。比如他讲到苹果公司当时推销苹果产品的案例。一般人可能会这样推销:“我们做最棒的电脑, 设计精美,使用简单, 界面友好。 你想买一台吗?”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吗?假如这样推销:“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 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 是通过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 使用简单,和界面友好。 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 想买一台吗?”这一段推销词是不是和之前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你觉得哪一段会更吸引你而促使你买苹果的产品呢?
第一段推销词遵循的是“what-how-why”,首先推出的是他的产品。而第二段推销词所遵循的顺序是“why-how-what”,首先推出的是他的信念。人都是感情动物,大多数的人在寻找与自己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因为这里他们能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西蒙·斯涅克强调人们买的不是你做的产品,人们买的是你的信念和宗旨。我个人觉得社群经济时代也一样,顾客首先认可你的信念和宗旨,然后才会决定买能够体现你信念和宗旨的产品。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布道曾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人与人之间紧密相连在一起,有机会彼此分享交流。而在这个由互联网建立的社群时代,由于现代经济高速发达,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低级的需要,而是更寻求尊重,自我归属与爱的高级需求。而社群时代正好让他们可以让他们通过互联网社群寻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群体,所以他们为了自己的精神满足而愿意去消费购买这些体现自己精神需求的产品。
与之相比,在微信群或QQ群里做微商的人,更应该学习一下怎么玩转社群经济。我想首先要做的是多读书多思考,打造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意识,将你的观念赋予你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整天在朋友圈或QQ群里刷屏宣传推销产品,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让他们购买!(这只是个人愚见哈!请勿喷!)
关于无社群经济,我就班门弄斧地啰嗦这么多吧!突然想到一句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我想这也可以用于社群经济,如果你自己能绽放光彩,让自己光彩照人,那么你的客户自然而然地就会被你吸引,而不由自主地购买你的产品!
最后愿所有的朋友们都能像一朵娇艳盛开的花儿,散发芳香,用你的魅力和内涵去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