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内偶像逐渐因为家庭财务情况登顶热搜,大家都在讨论家庭资金对他们出道的影响。不禁让人想起前几年流传在朋友圈的一句寒门再无贵子。然后在那一段时间,大量的KOL出现,先是讲述西方精英社会的阶级固化,再是描述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低欲望社会,被裹挟在这其中的我们,仿佛百度问诊一般越看越窒息。
于是我们自觉走投无路,立刻换上了微博热搜里的手机壁纸,壁纸中间四个大字:佛系青年,旁边一行小字:都行、可以、没关系。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难道我说没关系就真的没关系吗?
我们总是期待有人来发现自己的内在品质。所以不会在朋友圈哭诉情绪,不会在同事面前表达自己的工作量,更不会跟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业绩。于是在生活中,会在朋友圈哭诉的人总是更能够找到体谅她情绪的人;在工作分配上,会大胆表达的同事更能够合理分配每天的工作以求完成的更好;在晋升上,会包装自己业绩的同事更容易获得机会。
既然我们明知自己不是世界的主角,不妨大声囔囔,就像《流星花园》里面的杉菜一样,也许这样能遇见志同道合的人,也会遇更优秀的自己,我就不服我就BB。
需求是被创造的,
你焦虑的也许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
双十一的快递,锻炼了你我的臂力。谁不是一边数着信用卡账单,一边在各大直播间疯狂下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铺天盖地的广告来袭,告诉我们做自己的女王。于是先让我们穿上高跟鞋画上大浓妆仿佛下一秒走红毯,再让我们每天吃草运动自律保持身材,然后让我们做新时代的女性上能赚大钱下能撕小三,最后让我们明白:男人都是狗,跟他不如真的养狗。于是现代幸福定义:猫狗双全。所以说逐年下降的结婚率,到底怪谁?
如果赚钱的意义只是为了花钱瞬间的开心,而非真实的物质与精神享受,不如打开自己的笔记本,仔细思考后写下自己真正想要的,再用努力和金钱一一实现。
拒绝讨好的标签释义,
去对话真实的自己
各大新闻主流媒体都在正面解读“佛系”,解释这是新时代年轻人面对高房价、低收入、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无可奈何的现实压力下的自我消解。然而现实从不容我们消解,标签不是灵符,会有天上地下的神仙来帮我们。现实更像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我们能做且必须做的,就是拿起手边的武器,不停的升级打怪锻造制药回血,找到升级路上的伙伴,再一起去挑战最终的boss,这样想想,也许我们都是闯入魔法世界的麻瓜吧。
我们从来就不是佛系青年。无论是残酷的高考、激烈的就业竞争、两代人的婚姻冲突,我们总是在寻找最适合自己方式,去跟这个世界对话与沟通,希望我们一直心中有火、眼里有梦、向上生长。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