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是个有趣的概念和词组搭配,开放式感情、开放式办公、开放式厨房…加上这三个字好像就能让一个原本死气沉沉的概念获得新生命和新的想象力。
先来看下一个今年的普利策得主:
《华盛顿邮报》记者David A. Fahrenthold做了关于川普基金会违规行为的报道。这则调查报道,除了题材重大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调查方式——在调查过程中,他不断将自己的采访本拍照上传到推特,公布自己的进展,同时寻求帮助和建议。普利策奖的颁奖词说他“开创了政治选举报道中的一种新的透明报道模式”。
看到这个,虽然还没去仔细研究这个哥们和他的推特,但已经足够让我兴奋:在报道的过程中,不断和读者(或潜在读者)保持互动和连接。一方面接受监督(这主要是美国的媒体环境),一方面能够从读者或潜在读者中获取信息——更多的视角、线索,以及读者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不是记者关起门来采写一篇报道,而是把读者邀请进自己的写作桌前,一边讨论一边完成报道。
并不是说一味地顺从读者的口味,但也绝不是一脸骄傲地觉得自己在乎的就是更多人同样在乎的。
也许,这种模式未来会成为一种媒体报道中不可忽视的方式。也许,一篇报道在写成之前,就已经能积累足够多的人在等着阅读了。想想就觉得美好。
而「开放式写作」的另外一个角度则是,把写作的状态完全开放给外人。这是我之前一直想尝试的一个实验:邀请众多陌生人,来围观我的写作过程。无论是通过线下活动还是直播的方式,让别人能够看到我写稿时人的状态,也能看到我在空白文档中一字一字把一篇文章敲出来。
这个过程无疑对写作者是种心理煎熬,但同样会很有趣。
END
*注:我也开始尝试写「日思」,虽然有点成功学或鸡汤的身影,但保持思考总归是个好事儿。
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