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读书心得。
刚刚看完一本新书《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这本书的作者是崔莉莎,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
工作中,她是一名律师,是律所合伙人,会日语,尢擅涉外(日本)业务、融资租赁业务,工作地点在上海。工作之余,她参加了拆书帮,带领职场人读书和成长。至今已3年有余。荣获全国“最佳拆书家”、“最佳写手”奖,连任三届上海喜乐分舵的舵主。
由于律师的职业特性,她采用国外的“计时收费”模式,10+年律师的时间记录、以及精力和时间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时间经历管理体系,自创精时力,出版了这本《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并在网上开精时力课程,吸引大量的学员和粉丝。
这本书介绍了两个非常实用的时间管理APP,a timelogger和高效Todo。以这两个APP为基础,介绍了分别精时力管理的七个主题:日清单、时间记录、体力管理、脑力管理、心力管理、黄金早晨、四化。
今天我要聊的是日清单管理中一日三分法。
所谓一日三分法就是将一天之中除了睡觉之外的清醒时间分为三个时间段:
上午:起床--12:00;
下午:12:00--18:00;
晚上:18:00--睡觉前。
(图为阿拉丁大侠制作,我盗用一下)
这个方法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如果能利用好一日三分法,就能提高的提高我们利用时间的效率。
首先,任务时间明确,督促我们按时完成,减少拖拉。
我们一般人在安排时间的时候,通常是明天干什么,有时并没有那么明确说明具体什么时间去做,比如,明天我要去车管所把车的违章处理了,明天我要去图书馆把快到期的书还了,明天我要去商场给妈妈买母亲节的礼物等等,但是事情一多或者一旦有别的事情发生很可能就把计划要做的事情给耽误了。
因为白天通常是十个小时,我们一次性安排十个小时,还是安排三段三个小时的时间。显然是后者更有针对性,让我们的做事情时间更加明确,完成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更重要的是要在不同时间段,尽量安排不同的任务去做,实现工作、生活、家庭、个人成长同步兼顾。
比如:
上午为当下工作,安排完成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
下午为将来工作,安排制定近期或远期规划,不仅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团队、考虑工作的未来,这就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晚上为成长/家庭工作,可以学习、读书、听课、陪伴家人等等。
当然上面的三分法只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三分法。越是忙碌的人越容易禁锢于当下的工作和手头的工作,只顾地走路不顾抬头看天。运用一日三分法就是要提醒我们,人生是多维的,生活的彩色的,不仅仅只有眼前的工作。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段过往的经历。2012年我司法考试备考的经历。
因为白天要上班,我只能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一分一秒都计划在内。
工作日学习时间是四个小时,
早晨一小时,背诵重要法条,
晚上三小时,看书听课做题。
休息日学习时间是十小时,
早晨一小时,背诵重要法条,
上午、下午、晚上各三小时,看书听课做题。
七八九三个月,除了上班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全部用来看书学习。虽然通过考试,但是对于家庭妻子和孩子都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虽然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但直到现在我的心里还是怀有愧疚。
制定下一步愿景规划,设计自己的一日三分法。因为自己的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临时性的和紧急的,所以我需要再把三分法再细分为五个时间段。
上午:①起床--上班前;②上班后--12:00;
下午:③12:00--上班前;④上班后--18:00;
晚上:⑤18:00--睡觉前。
①时间段关注个人成长,安排读书、健身等任务。
②时间段关注当下工作,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③时间段关注家庭和成长,考虑当天晚上为家庭准备的饭或者需要为家庭做的事情,有多余时间可以阅读或者休息。
④时间段关注以当下工作为主,兼顾未来工作,在完成好当天工作之后,对明天工作提前计划,对未来一周或更长久时间提前安排。
⑤时间段关注家庭和成长,陪伴家人,放松身心。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