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京贝雪儿
因为两张A4纸成为岸上人,也因为一张A4纸来到了这个“美丽乡村”。第一次听到小镇是在小镇县城中心,那时候还心想有机会一定要见识这个在县城之中名气响亮的古镇。
不曾想就在这个想法出现后的几个月之后,结果就像随风而来一样,飘然而至,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巧合和注定。墨菲定律就告诉我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曾经有设想过一百种可能,岸上人生应该有所不同,没有一群大妈的繁琐,没有地位的尴尬之争,没有倚老而定的尊重。我有段时间,特别喜欢问或者说和异乡人交流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现在的生活模式吗?其实自己心里有个很不地道的想法,只是想通过了解他们异口同声的否定来寻找点平衡感。过渡期待的岸上人生和现实残酷相碰撞,从天上掉到地下,也摔的很痛。
在这里实行AB角制度,当A不在的时候,B肯定是要能顶上去的,在这里我们都是多面手。后来在修仙似的环境中,充当的角色很矛盾,希望做到完美,业务,下乡,每个人都希望不是冲突的,但是无奈分身乏术,只能用二八原则和四象限来分配。
有时候山中回来,看到院子空洞的黑,还有被阳光晒落的被子,随手摸上去是刺冷,那种感觉就像一杯飘香四溢的红茶,你永远无法保证它温暖如初,静置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沉淀下的,是冰冷和涩口…每天站在三楼从落地窗望去,刚好是回家路上的第一个站口,
隔着千山,就会幻想,这会儿该有回家方向的车,看,那辆急驰的车肯定是的,因为只有回家的心是归心似箭。就这样看着来来往往的车,再转头看四面白墙的房间,那时候就特别想找个人大哭一场,可悲的是,竟然没有这样一个人,心情差到怀疑人生怀疑当初的选择,也会否定一路走来的努力。每到周五,应该是最难熬的时候,因为永远不确定,这周会不会自由,也不确定所谓有的自由会不会像风筝一样被一根信号线牵着,害怕那种消息的振动声音,忐忑和犹豫会占满空间。
有段时间一直活在梦里,也许是压抑很久的心情突然间进入到了梦境,有了一点点曙光,看的见的期待,摸得着的温暖,哼着小曲,连走路都是愉快的小跑着。可是到后来越来越发现,那道曙光越来越微弱,不管你花多少力气,费多少心思,也追不上曙光的速度,即使已经跑的汗流夹背,把自己调节成向日葵那种的向光生长,但是那道曙光它只存在于自己的空间里,看不见向日葵。
也许是,曙光提供的光不是向日葵所需要的。其实特别想说,向日葵也是独立的个体,即使在黑暗漫长的夜里,它也会用积蓄的力量和储藏的能量进行着光看不见的成长。后来再想想,白昼之光其知夜色之深,光麽,它有自己所追求的价值,也有自己的骄傲,怎么可能浪费时间去照亮一个不确定的世界。真的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醒了曙光就不见了,也许是这梦和现实的互换,就是让我如梦初醒,看清很多无法理解的事实,再次回到现实时,才是双脚触碰到大地的真实。
在汗水和泪水交织的时光里,光阴措手不及的滑过。一年过去了,心态从起伏不定变的沉稳平和,后来的自己,心态一直很好的。活在空白一片的A4纸里,不如用自己的双手为这张空白的A4画满诗意,丰富它的颜色。
去下乡看到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即使一句话也可能让他们少跑几十公里路,也许自己的一句话可能给他们带去意想不到的帮助,看着他们脸上的微笑和真诚的感激又不知如何表达出来,即使再心累也会被感染。回来养着的青青草,点点星星,就像是给小黄表情包种植了头发一样;
闲暇时种植的向日葵从窗外望去都是一片金色的灿烂,对,就是喜欢它,无法自拔,觉得它最能体现一种生活态度,生机和阳光,向日葵告诉我,只要面对着阳光努力向上,日子就会变得单纯而美好,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养分;
工作一天后,晚餐就是吃着逗逗从陕北递来地道的洛川苹果,吃着也会想到远在千里的她,我们都一样,也就并不孤单;再看看阳光从窗户透回来,就是那种杨梅不酸,荔枝不腻,阳光正好的恬静 ;
傍晚时分,一个人,带上耳机,爬向桃花谷,从住的地方穿越古镇爬到山顶,呼吸一口放松的空气,再俯瞰着古镇,也是很可爱的模样,只有放慢脚步才能体会那种――两江刻画青石沿,秘密写在山水间,舟楫从来恋宁静,古树不为指苍天,人生难得是有缘的感觉。
有回不去的昨天,有忙不完的今天,还有预想不到的明天,再坚强的人也会留下眼泪,因为伪装太久,再乐观的人也会悲伤,因为强忍很多,想找个角落,不求解忧,只为释放心中的呐喊,让心不再徘徊。呐喊过后,我想,生活最好的安排就是自我调节和控制,一旦自己掌握了生活那便是主人,与其穷极一切等待A4纸解救,不如自己解救自己。将身水街古镇间,吟唱一阕动心弦,人约赤水执手看,岁月泼墨凝画卷,古镇一年转瞬间…昨天的后天是明天…所以,我的明天,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