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年了,偶尔在小区前面小路上看到有现场爆爆米花,随着“嘭”的一声,看到一股白烟冒起,随即便可闻到爆米花特有的香味。
爆米花,在我们那个年代可以说是最佳零食。平时根本不会有现在那么多的零食可以供你挑选,只有在过年前后,随时会听到“嘭嘭”声,你就会知道爆爆米花老头又来了。
爆米花是那个时候小朋友的最爱。每逢过年前后,适逢小孩子们的寒假,而那时又是农闲。那时的爆米花,主要就是爆各种杂粮。那时农村家里一般都会有杂粮剩余,各家的杂粮也各有特色。其中最多的是玉米,一般都是南方的那种——珍珠米,而不是北方的那种黄玉米。在南方人的眼里,那个黄玉米是饲料,只有这个小而糯的珍珠米才是人吃的好东西。当然,也有人家用高粱,黄豆。如果没有杂粮,那就奢侈一把用大米了。当时,我家里最喜欢吃爆米花的是我老妹,每次有爆爆米花来,她最起劲。磨着老妈拿玉米去爆爆米花,有时没有玉米,偶尔也用黄豆和大米。单纯用玉米或黄豆爆爆米花,那出来的爆米花是淡的,味道不好吃。所以,一般都要加糖,但那时的糖可都是用票据才能购买,怎么会为了爆米花而用价格昂贵的糖或冰糖呢。只能问爆爆米花的老人购买那种叫“糖精”的东西,爆爆米花可不是免费的,糖精也不免费。价格与你爆的东西不同而不同,其实也与爆爆米花所需要时间有关,需要时间越长,价格越贵!我依稀记得米是最便宜的,一毛钱一次,糖精2分一粒。黄豆最贵,要一毛五。但对于小孩来说,玉米最受欢迎。颗粒大而松软,尤其刚出来的那种味道,真的香甜味美。当然不可能有现在的那种奶油啊,巧克力味道。但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这爆米花简直是零食之王了。而用米的话,膨胀度不够,总感觉没有玉米那样松软。而用黄豆的话,刚出锅的时候还行,相对还松一些,时间放的长了,就发黏,不如爆玉米和爆大米好吃。
每当爆爆米花的老头一来,你就会看到众多的小朋友,有的是自己来的,有的和家长一起来的。无一例外的都拿一个塑料大口袋和一个小布袋。小布袋中放了自己要爆的各种杂粮,而那个大塑料口袋就是装爆好的爆米花的。因为生意好,每次爆米花都要排队,还时不时用砖头或者的袋子占好位置。但有时明明轮到自己了,结果自己人不在,那只能往后顺延了。爆米花机,右边是一个在煤球炉上摇动着密闭的球状炉膛,把手上带有一个气压表,爆爆米花的老头时不时看着那个表头。那时也不懂,他为啥要时不时看那个表干嘛。后来才明白,只有到了一定的气压后,才能打开炉膛上方的开关,由于内外的压力差发出悦耳的“嘭”的声音。左边是一个风箱,鼓风用的,这样可以使煤块烧得更旺。每次气压到了一定数值以后,老头就把那个炉膛的脑袋伸入他自己携带的带有厚实边缘的大口袋,上面有一个孔。炉膛脑袋上有一个扳手正好可以伸出这个孔,他顺势把这个扳手往上一拉,就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嘭”的声音。为了怕吓倒旁边的小孩子,老头在每次打开时总会喊一声“响了”,随即就是“嘭”!!时间一长,我们这帮调皮鬼也学会了,有时和他一起喊。有时纯粹是为了好玩,在别人的后面喊一声“响了”,小女孩就会下意识的捂上耳朵,等待那一声“嘭”。可结果,却啥也没有,引来的就是大家一阵欢笑。这大概就是那时过年前特有的一种气氛吧。
爆好的爆米花是小孩子的珍宝啊。但一下子又不能吃那么多,那保存就成问题。那个塑料口袋装好爆米花后,迅速把口扎紧以免受潮。拿回家,吃多少就拿出多少。剩下的还是用塑料口袋扎紧,放在自己睡觉的棉被里。所以,每天晚上睡觉了,还时不时可听到吃爆米花的声音。一次的爆米花像这样吃的话吃不了几天就没有了。只能再等下一年的机会了,爆米花成了一年等一回的稀罕物。如果有些人家一下子爆了很多,但时间长了也不行,上海的天气很容易受潮,吃起来就没有爆米花那种口感,有时反而是糟蹋粮食。所以,有些人家就开始动脑筋,去集市买饴糖,做米花糖吃。这个可更加高大上了。把刚爆好的爆米花,拌入化好的饴糖,然后塑形、冷却、切块就可以了。如果条件好的话,还可以拌入芝麻、紫苏等等。看着大人们做这些米花糖糕时,旁边小孩的馋吐水都可流出几尺长。等做好后,往往就会忍不住敞开肚子吃啊,那个香啊,至今还在梦里可以闻到。
这样的嘭嘭声陪伴着我的童年美好时光。九十年代以后,这样的嘭嘭声越来越少。现在的很多小孩都不知道爆米花是怎么来的,或者只看到过肯德基里面的爆米花机爆出来的爆米花。味道比我们那时的爆米花或许是好吃一些,但却没有我们童年时那种特有的味道。在街上偶遇传统的爆爆米花,忍不住驻足观望,遥想着自己少时爆爆米花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