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森田正马治疗强迫症和焦虑症的相关书籍,书里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只有很少的篇幅,却极大地改变了我的认知。
森田医生在一些患者身上观察到一种心理现象,即练习的心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说的话都只是在做练习,就像在学校里做习题一样,并不是真正的实践,所以行为和话语也不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这种心理现象不只是在精神类疾病患者身上存在,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比如很多人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和周围的环境会产生的影响,所以会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或者不计后果地任性妄为,直到出现了不好的结果后才追悔莫及。还有一些人总觉得自己还要做很多准备、还不够成熟、还不够完美,所以还可以给自己很多次机会去试错,别人也应该允许和接受自己多次失败的尝试,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对其他人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再比如不成熟的求职者抱着去学习、去尝试、去体验的心态去做工作,就可能在每一份工作中都不能踏踏实实地沉淀下来,而总是觉得眼前的工作只是自己练习技能或者发现自己内心真正需求的一个机会,从而只会走马观花的做事,或者频繁地在不同行业、岗位上跳来跳去,最终一直“练习”到失去了最好的成长岁月。
意识到自己的任何行为和话语都会对世界产生影响,都会在某些角度和力度上改变了世界的运行轨道,自己的“实践”受到了先前所有前人“实践”的影响,也必将影响后人的“实践”,人就会对自己的行动有更高的觉知力,更有意识地去选择自己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意识到自己“实践”的结果可能无法挽回,就会对每一次行动都考虑得更加周全,做好尽可能完善的规划,警觉、迅速地修正出现的未预期到的错误和问题,面对不确定性也会更加谨慎小心,而不是单凭激情蛮干、莽干。这样自己每一次在实践中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才能有最大化的收益。
不只是工作、重要的事务是“实践”,任何事都是“实践”,包括对便利店店员的态度、主动承认自己的小错误、表达自己的喜爱和不满等,都会对自己和世界有或大或小的影响。“蝴蝶效应”就是这个观点的一个极致表现。佛家、禅宗和心理学里所谓的“专注”、“心流”、“心无杂念”等概念描绘的可能也是这种对每时每刻都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但大多数人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有意训练,都会时不时就会失去了对自己当下行为的觉知,被情绪和欲望左右,也就失去了“专注当下、专注实践”的意识。开始时可以经常放慢脚步,时不时停下来进行自省,看自己是否有一些时刻又进入了“练习”状态,这样不断实践,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觉知力和觉知速度,慢慢接近在当下觉知当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