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茶,英雄格物致知,再究其性,冠名为“行茶”。这个“行”字,如果简单理解为,我的荒茶真“行”,也未免浅薄了些,易贻笑大方。而所谓“我茶移至你处,曰行茶”,更是玩笑耳。
红花再红,也须得有绿叶相衬。锦上须添花,我的行茶再好,有名人名家所傍,当然更佳。这行茶的“行”字辈里,倒有一牛人,今日请出,为我行茶背书。
此人叫行思。唐时禅宗高僧,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因居青原山,世人称之为“青原行思”。
这行思和尚,后世尊其为大师,倒不是因他证得了般若空性,泯灭了二边分别。而是他宏扬佛法中,提出的具有深入浅出、极有推广价值的参禅理论。即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论。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君子是个筐,佛道往里装。行思虽是和尚,更是君子。
行思是小和尚时,参的是禅,是大君子时,总的是结。君子行世,经历诸多人物事,九思成圣。行思为和尚也好,作君子也罢,九思参禅之时,必有良茶为伴。
九思之初,看茶是茶;九思有悟时,看茶不是茶,是荒野茶,是行茶,是知茶;九思彻悟,看茶仍是茶,行茶知茶,都是好茶。
好个看山论,好个知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