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也是曾有过许多梦的,到如今已忘却了大部分,我并不遗憾忘却的那部分,却对仍留下的这小部分耿耿于怀,于是这剩下的小部分就成了今天写《呐喊》的缘由了……】这是我能记起的鲁迅先生《呐喊》序言的第一段,已不是原话,大约也就这么个意思,原话一定是要比这好得多的。
一 关于梦境
关于梦境,多数人认为梦境只是简单的虚幻意识,大约意思是梦境为人生存于现实中的一种下意识的情绪宣泄。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首先在梦境与现实在其基本特性上截然相反。梦境在人的印象里的主要特征是模糊不清,时断时续,且前后难成因果。即便能把仍能记起的梦境勉强连在一起,亦构不成一个完整且合乎内心情理法则的故事。
“日有所思,梦有所想。”可以说是人们对梦境的固定诠释。毕竟梦境里的情景在大多时候都与现实所发生的事有些关系。于是当梦境随了现实里的情绪便是自然,倘若没有,也不会有人去质疑那几个字的正确性。况且在大家看了,无论梦里是好或坏,都只是自己心里活动的一种反应形式,不会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产生丝毫影响,更不会涉及现实里的其他人。因此大家就有了足够多理由忽视自己的梦境。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恐怕除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迷信者和算命先生,就极少会有人去谈及梦境了,大家无非是在初醒赖床时略微回味下,就彻底把梦境给抛开了。
从前也曾想过为什么就没有即无聊又勤快的好奇者在每天一醒来,就把能记住的梦境给记录下来,那样或许就能寻出些关于梦境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蛛丝马迹了。可再一想,多数梦境的多数进程在梦境一结束,便已离开记忆。若去掉剩下模糊不清的小部分情景,最后所剩的零碎似乎也没什么去记录下来的价值了。
二 重新去理解梦境的前提
如果要想对梦境有些不同的理解,那么首先得弄清下面所阐述的关于维度空间的一些简单概念。
零维空间:无限小的点,不占实际空间。
一维空间:无数个点排列形成的直线。
二维空间:无数条直线构成的平面。
三维空间:无数个平面并列构成的立体空间。目前人类就是认为自身处在三维空间。
四维生命体:如果没有时间,空间就是静止的。当三维空间因为时间的存在而发生变化时。四维生命体就出现了。目前人类就是认为自己是四维生命体。同时由于每个生命体存在的时间有始有终,所以四维生命就是一天以无数三维空间为点,连接成的一条线段,通常人们把这条线段称之为“时间轴”。
五维生命体:多条“时间轴”的线段构成的一个平面。也就是说,如果有五维空间的生命体,那这些生命体是可以同时跨越不同时间空间的,也就是平时科幻小说里的穿越时空。从理论上来说,当物体的速度大于光速,那么穿越时空是成立的。
…… …… 。
三 重视梦境,努力回忆梦境。
接着要开始 重视梦境,努力回忆梦境,以达到重新理解梦境的目的。
无论人们是怎样去认定梦境的一无是处,都无法否认一点:睡眠时间占整个生命时间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睡眠与梦境又是密切相关的。 每当夜幕垂帘,白昼与黑夜交替之际,也恰是梦境与现实将要交替之时。想想“阴极阳衰,阴衰阳盛。阴阳不断,循环不止”的太极理论,而现实与梦境的关系恰好也是: “现实去,则梦境来,梦境止,则现实始。现实梦境不止,现实梦境循环不止。”
换位思考和逆向思维是我们重新理解一样事物的重要方法。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对现实与梦境的换位思考来重新看待梦境的性质。
大家都知道现实的真实性来源于它的清晰 ,连续性,与生命中千丝万缕相互相成的因果关系。而梦境最主要的三个特征恰好与之完全相反。但是如果站在梦境与现实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再努力去回忆下梦境,不难发现人处在梦境时对现实的记忆也恰好如此。也就是说,当人处在梦境时,对现实中的记忆也是模糊不清,时断时续且不成因果关系的。同时也可以说,我们认同现实进程的真实性的时间位置也只是现实当中。
当仔细去回忆梦境之后,还能意识到梦境和现实里的智力知识与生命进程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梦境与现实里的智商情商对等。通常同一时期内的梦境与现实常会有某些方面的类同或相似,想想既然它们原本就和生命进程同步,就不难理解了。
四 梦境是生命体在二维空间的存在方式
二维空间是无数条直线构成的平面。蚂蚁就是二维空间的生命体,由于蚂蚁没有上下的概念,所以人们目前认为,如果站在蚂蚁的平面世界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世界就是一个二维空间。而作为人类这个生命体,当它以梦境进程的方式存在时,也能认作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生命体。
五 对完整的人类生命体的理解
梦境与现实由不同的大脑中驱神经控制而各行其道,现实现实通过具体行动(看,听,闻,思,舌,触摸),不断丰富经验,使生命在时间不断向前的进程中得以成长,成熟。而梦境就在这种生命思想的成长成熟的进程中不断演变,只是其具体过程及结果因未知因素过多,无法推测。但是可以先假设梦境以意识形态成长为进程,用对行动的理解来帮助意识成长。现实以实际心动为过程,用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来帮助实际行动。两者看似互不相干,实际交缠相溶,缺一不可。
很显然,一个人类生命的完整进程应该是由一个梦境进程与一个现实进程交替进行组成。由于现实进程还要承担把控生命得以持续的因素,例如谋生,饮食之类,所以现实进程在整个生命时间总额所需的时间比要多一些。当每天生命里的现实进程结束,进入生命里的梦境进程,思想行为均以梦境环境为基础,并且屏蔽绝大多数现实进程记忆。同样,当梦境结束,进入生命里现实进程,思想行为均以现实环境为基础,并且屏蔽绝大多数梦境进程记忆。如此循环,生命不息,循环不止。
无论当人处于生命里的那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多模糊了的记忆,有很多偶尔出现在你眼前的似曾相识,而这些记忆是否真的发生?人类目前还要太多太多无法理解的知识,敢于去大胆的去先推测再求证也未尝不可。比如我们现在可以去说梦里的世界里有思想有灵魂,而梦外的世界也不过只是为了适应环境,比梦里世界多出一个血肉载体而已。至于人类这个生命体的构成就应当是: 存在于同一时间轴上,在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交替存在的生命体。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的生命就有可能是永恒的了。
由于知识浅薄,加之较忙,所以病句错别字肯定不少,请见谅。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