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不醒之人,看不穿之人,惊不觉之人,痴不迷之人,疯不狂之人。
——今何在
继今何在的《悟空传》出版后,时隔十二年之久,终于在2012年盼来了他的第二部西游作品——《西游日记》,《西游日记》与《悟空传》相比,行文中更多了些逗贫的色彩,是笑中带泪的典型。《西游日记》的出版与发行无疑再次点燃了年轻人内心的火焰,当然其中也包括我,那时我正读高一,手捧着这本书又哭又笑,像个神经病似的。在隔了几年之后,再度拿起这本书,仿佛和旧友重逢,那是一种久违的欣喜与感动,仍然能够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反复斟酌,却不觉无聊,反而时间的推移让我更加了解和明白其中透出的更多的是冲动与无奈,理想与宿命之间的对抗,即使这种对抗早就注定了结局。
书中的唐僧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表现的,也就是说他是这本日记的执笔者,借他之眼,来叙述西行之路,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影射了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或者说由思想直接决定的外在行动力。而其中的孙悟空这个角色多了一些悲剧色彩,自从他的那次大闹天宫之后,他被强行戴上了紧箍圈,而这个紧箍圈让他遗失了所有的记忆,他甚至都想不起自己是谁,而此时的孙悟空更像是一个令人怜惜的弱者形象,这与他之前的齐天大圣美猴王的盖世英雄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当然他的内心时不时贲发的热情和眼里时不时闪烁的光芒令读者又感到了一丝丝希望,而这种感觉其实是更加令人痛心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不论是西行四人组其中的任何一个谁,都是主角,都有我们心中似有似无的影子,不论是热血冲动,还是妥协现实,也不管是善良正直,或者偶尔内心的阴暗,都从多个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内心真实的我们。但西游这个群体的整体属性还是我们期望的那样,借用杰克·凯鲁亚克的一句话就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其中也包括那些小妖精们,他们和《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不同,从反派角色一下子过渡到了正面角色,他们成为了西行的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向往自由和洒脱,尊重友情与爱情。每一个小妖精的背后都有一段青春热血史,或者轰轰烈烈的恋爱史,他们不畏强权,不服统治,不拘泥于由神或佛限定的条例框架。和悟空并肩而立,兄弟相称,实为作战盟友,闲暇之时,喝上几杯烈酒,叙叙兄弟之情,感慨青春岁月。而那些所谓的神与佛不过是顽固不化的老教条的代名词,他们非得规定一些条条框框来显示他们强权政治的存在感。并不在乎这些世间的人间喜乐,好似一具没有心的空壳。
我觉得这本书其实就是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的一种更加iner的表现形式,所谓iner就是由表及里的一种深入内心的自我剖析和自我审视,它是一种多方位,多角度的呈现方式,类似于周星驰的那部电影《大话西游》,悟空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盖世英雄,而是一个突然有了软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猴子,而不是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这一点上让观众或者说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孙悟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而这样的一个孙悟空反而更能引起人们私藏在内心的英雄情节,因为真正的英雄并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在也有畏惧也有恐慌的时候仍然能够挺身而出,棒指苍穹,为这个世界伸张正义,那种灵魂的高度性绝对能够赢得我的膝盖,因为我就是一个有英雄主义崇拜的人。
《西游日记》的结局是遗忘了自己是谁,以及曾经的燃情岁月的孙悟空最终选择了自我了结,当金箍棒轰然倒下的那一刻,他终于想起来了所有的一切,这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救赎之路,重拾了美猴王的尊严。
唐僧其实是知道这一切的,他没有告诉悟空,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也许,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那些淋漓的血,绝望的牺牲,那一片废墟和无尽的荒凉,全来自当年的热爱与理想。试问,如果没有理想主义,这世界将会是怎样一片荒芜?又或许西游本身就是目的,这一路的热血与激情,爱情与友谊,才是西行的最终目的和真相,一场寻找自我与自我救赎的过程。往后的往后,我们只需记得,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热血贲张,激情四涌,怀着正义与理想,去往一条没有终点的路上自我救赎,寻找答案。没有西天,没有极乐,只有永远无尽的长路,走着一代代不肯绝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