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结束了非暴力沟通的第四次课程,课程期间同学说了一句:“每个同学脸上都笑意盈盈。”哈哈,真的,通过这四节课,同学们仿佛都打开了自己,一点点地接纳自己还有他人。还记得第一次听课的时候,心情无比沮丧,愁眉苦脸的,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出不来,随着课程的深入,心结渐渐地解开,尝试去接纳身边的不完美。
课前,儿子依然在身边,闹着想跟我玩。我跟他说明天一定陪,妈妈只有周二周四有课,其他时间都陪你,你先去看会书好不好?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安静地走开了。我心里默想:儿子,感谢你的理解,妈妈好好听课,争取更好的跟你沟通,等等妈妈好不好?爱你。
课程复盘:
静心开始我们的冥想,冠老师每次的引导词都不一样。这次由一滴露珠作为引子,随着露珠从眉心滑落到脸颊到脖颈到手臂地下,似乎烦心的事情也随着这滴露珠的落下而放下了。这两天遇到了一点不开心的事情,睡眠不足,在冥想之中几乎要睡着了,不过这次没有责备自己,而是想到之前在做瑜伽休息术时,教练说伴随着老师的引导在休息术中睡着是很正常的事情,证明自己真正的放松了,要为自己感到高兴。哈哈,这是不是一种长颈鹿自己的思维模式呢?
这么好的课程,可不会让自己睡着了,睁开眼睛,看着屏幕中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老师和同学,瞬间清醒了。
冠老师先对我们上次的课程做了下总结与回顾。上次老师要求我们在听到想法时说:“停下来,闭上眼睛,留意身体的感受。”如果每次我们都能这样提醒自己,或许能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老师举了癌症的例子,癌症初期其实都是有征兆,但有时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把这些感受忽略了,造成不好的结局。我们要重视每一刻的感受,珍惜当下。上节课的结束引出了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感受是一种对自我的保护,我们不需过于内疚,我们要允许自己有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不去指责他人和自己。
到了小组讨论环节,三人一组,讨论是否有人让你内疚?讨论之前老师举了孩子上辅导班的例子,孩子因为对父母的内疚勉强自己去上课,课上了,但是效果会怎样,孩子能热爱学习吗?值得反思的问题。
小组讨论这个环节自己越来越喜欢了,不仅可以和各位优秀的同学建立链接,还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从别人的言语中得到启发与感悟。
这次有幸与韩同学和芦同学分到了一组。韩同学举了自己上初中学习的例子,因为没有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让老师误解了三年。也因为韩同学的例子想到了自己上高中时的经历,当时班主任给同学们推出了影评这个专业,我非常想尝试一下,可班主任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你成绩好不需要报这个,会耽误你学习的,这个专业是给那些学习差的同学做参考的。老师既然如此看好我,那我就好好学习吧。可是心里却一直有遗憾,感觉老师对我的期望值太高了,让自己喘不过气来,而且自己真心喜欢那个专业,想尝试下。因为内疚,最终放弃了。芦同学也是举了自己学习的经历,看来同学们都是学霸级人物。感谢在课程中与大家相遇。
回到主会场,冠老师点出我们会内疚是因为转移了感受,缺少链接。让我们尝试用“我感到......,因为我......"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看到你的PPT出现拼写错误的时候,我很不高兴。“
修改:“看到你的PPT出现拼写错误的时候,我很不高兴。因为我注重细节”
“看到你的PPT出现拼写错误的时候,我很不高兴。因为我担心被别人误解其中的意思”
当把原因说出来之后,能让对方清晰的明白我们的感受,知道我们不高兴的点在哪里,也有助于自己的改进。
“老板不让我请假,我很生气。”
修改:“老板不让我请假,我很生气。因为我明天跟朋友有约了。”
“老板不让我请假,我很生气。因为孩子明天要开家长会。”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出了不同的句子,接下来我们再次分组进行了三次讨论。第一次讨论“只提及相关的事情”;第二次讨论“只提及他人的行为”;第三次讨论“指责他人”。先举例,然后用建立链接的方式去修改。
小组讨论完毕,冠老师用了两个同学的例句继续下面的课程。
长颈鹿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它可以把荆棘变成身体所需要的养分。
指责批评中往往包含着对方的期待。我们指责他人,是因为自己的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我们需要挖掘自己内心的需要,直接说出你的需要。
冠老师指出我们最核心的需要有:自主、庆祝、言行一致、得到他人的理解、理解他人、团体、平静。
接下来是最后一次的小组讨论环节,根据这些需要举例在哪些情况下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
这几次的讨论中发现一个共性,大家的举例大部分都是跟爱人有关的,其次就是孩子。或许越亲近的人越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吧,大家都有共同的疑惑。希望我们能在课程中一步步地精进自己,收获更幸福的家庭关系。
课程最后,冠老师带领我们又练习了几个句子,布置了作业,结束,又是收获满满的一课,开心。
作业:下面的带有想法的句子代表了说话者的什么需要?
1、“我们之前已经说好了,如果来不了,就要先说一声。”
需要:守时,言行一致,尊重,
2、“这里所有的人都比我更懂非暴力沟通。
需要:学习,交流,沟通,公平,社群,理解,包容,安全,接纳
3、“他刚才说的话太不负责任了。”
需要:理解,认同,尊重,安全,正直,责任。
4、“她上课占用的时间总是比别人多。”
需要:时间,守时,尊重,体贴,公平。
5、“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应该去找专家。我们无法在这里给他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
需要:专业,自我认同,,被人理解,诚实。
6、“这个人说话真无聊。”
需要:时间,乐趣,幽默,公平,沟通。
7、“他又跑题了,我希望有人能让他闭嘴。”
需要:尊重,理解,公平,合作,效率,交流,一致性,安静。
8、“这些抽象的概念让我抓狂。”
需要:接纳,包容,诚实,平静,安全,能力。
9、“话说的这么好听,我真受不了他们。非暴力沟通又不是让我们做老好人。”
需要:认同,包容,理解,交流,自在,目的,重要性。
10、“有的人自己不复习,小组练习的时候让我们这些完成作业的人提供思路,真可恶。”
需要:公平,团体,合作,尊重,和谐,参与。
每次做作业都有困惑,好像总有些点get不到,下节课老师会如何讲解呢?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