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琼院长的体验课堂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家庭建设好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行善修德。
反思去自我检索,你有没有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你有没有把你挣的钱捐给这个社会,有没有把你宝贵的时间捐给这个需要的人,有没有把你的专业奉献给这个社会需要的人。
院长倡导我们都得做一个善良的人,而且还得做一个有智慧的善良的人,修自己的德,未来我们的家族才能兴旺,才能真正带动我们的孩子成长。
今天我打开《次第花开》这本书去读,也被里面的文字吸引,深深理解院长的理念的伟大之处。
我觉得院长太伟大了,把很多经典的内容都融入课程,给我们精彩的呈现。
正如书中写到,幸福感源自内心的安宁,而仅仅克制负面情绪,尚不足以建立强大、平和的内心世界,我们还需要主动去培养正面、积极的心态和情感。
就像自然灾害、地震疫情来了之后,大家慷慨地向灾区伸出援手,与灾区的人们共渡难关。其实,大家克服的不仅是外在的自然灾难,也是自己内心的消极情面,建设的不仅是外在的家园,也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有一位五岁的小朋友回到家,不好意思对爸爸说,他今天不够坚强,在幼儿园哭了。爸爸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想到了灾区的小朋友。这位父亲后来说: “女儿的善良让我感到骄傲、幸福。”
所以灾害是带来了苦难,但人类美好善良的情感,却能够化解心中的苦难,仅仅是一念同情,也是一股净化人心的力量,它让我们的人格不断成熟完善。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关键是我们要知道怎样去激发和培养这些会给自己和其他人带来幸福感的品质。
所以,当你感到痛苦无助的时候,可以去捐助,收获喜悦和自尊。
捐助的财物不在于多少,而在发心是否真诚。捐助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他甚至都不必与所谓的慈善行为挂钩。
可以特意绕道去关照小区门口那家快餐店的生意,也可以为了创造一个就业机会,而请保姆来家里帮忙。很多人都生活在匮乏之中,需要改善生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施舍。
劝人行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能成为更有爱心和责任感、人格更完整的人,这些都是法布施。
布施的目的是学习放下对自我的执着,从而更好地帮助别人,所以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如果是为了作秀或者竞争,那么布施反而强化了对自我的执着,并且施者从中得到的快乐和自尊也会极其有限。
我们一直以来都有很强烈的贫乏,感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够令人满意。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尤其是在大城市,人们或多或少都被一种莫名的焦虑、不满困扰。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不过我想一些看上去简简单的方法也许会有所帮助,比如学习欣赏自己生活中的亮点。情绪低落的时候想一想其实自己还不是很惨,至少还有一个人关心我,还有一个地方栖身,还有一份工作,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会做饭、有技能。曾经做过很多好事,比如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等等,多想想自己曾经的优点,心情会开朗一些。
布施让我们学会放松,不再把一切紧紧抓在手中,也不再只关注自己。我们惊奇的发现: 原来给予是会让人感到丰足,而不是贫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