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差不多” 之疾 兴笃行务实之风


祛“差不多” 之疾  兴笃行务实之风

       “差不多先生”的悲剧不在于他记错了一个字、误了一班车,而在于他将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渗透到生命的每一个环节,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个胡适笔下的讽刺形象,穿过百年时光,依旧照射出当前作风建设中的不少隐疾。这种将“大概”“可能”“也许”奉为圭臬的行事逻辑,看似表现出不拘小节的乐观豁达,实则是对群众利益的漠视,对岗位职责的轻慢,如同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作风建设的堤坝。想要治愈“差不多”顽疾,既要打磨制度利刃,又要铸造精神魂魄,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药到病除。

       “差不多”的病根,是思想上的惰性,是责任意识的缺位。揆诸当下,"差不多"心态的并不罕见,有的干部调研走马观花,满足于"差不多了解";有的执行政策打折变通,标榜"差不多就行";有的服务群众敷衍了事,辩解"差不多得了"。深究其里,这种作风的病根在于思想深处责任感的流失与担当精神的消解,责任心一旦缺席,“应付”便大摇大摆登场。 “差不多” 与 “差很多” 之间,看似一字之差,实则隔着一颗认真负责的心,每一次“差不多” 的背后,都是对群众期盼的冷处理,是对岗位职责的软抵抗。

       “差不多”的病因,是组织上的松散,是考核制度的缺失。刚性的制度约束,是破除 “差不多” 思维的锐利武器,但实际工作中,制度往往是缺位的。一些单位的规章制度挂在墙上、落在纸上,却难在实处生根。考核验收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问责追责时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种 “好人主义” 的纵容,让 “差不多” 有了生存土壤。反观那些作风过硬的地区与部门,无不以 “钉钉子” 精神抓制度落实,将每项任务分解到岗、明确到人,将工作结果直接与晋升奖惩挂钩。

       “差不多”的药方,是清晰健全的制度,是笃行务实的作风。制度如同堤坝,其坚实程度决定了能否有效阻挡“差不多”洪流的侵蚀。强化作风建设,一方面要建立权责清晰的工作体系,细化考核,将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交到群众手上,让“差不多先生”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培育笃行务实的工作文化,使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成为内在自觉,在每一次对“差不多”说“不”的坚持里砥砺作风,让“过得硬”成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底色。当制度约束与作风建设形成合力,"差不多"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差不多” 与 “差很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在作风建设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做 “完美主义者”,以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执着追求,以 “纸上得来终觉浅” 的求真态度,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唯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新时代的"差不多先生",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交出无愧于历史的答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强化学习之刃筑牢作风堤防 中央八项规定,如同穿透政治积弊的明灯,改变了党的形象也改变了社会风气,其所彰显的“实”与...
    2cb7583d791e阅读 9评论 0 0
  • 1、了解学生特点:陶行知认为培养教育人如同种花木,要先认识花木特点。教师需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观察学生,了解其喜好...
    笑着活下去_201a阅读 7评论 0 0
  • 以忠诚担当之姿,展乡镇青年风采 7 月 7 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
    44d1aa9a2bcb阅读 7评论 0 0
  • 本以为,经过两天的早起,今儿个估计是起不来了,昨晚上我在家里水池把衣服洗了,准备让他多睡一会,没料到,还不到五点钟...
    张雷1980阅读 8评论 0 0
  • 上个礼拜天,本来有一件银行的事情需要去办理,但因为家人外出所以就暂时停摆了。这样算算也差不多两个礼拜了,上海依然是...
    開囍阅读 1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