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爱看书的吃货而言,书是有味道的。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就像爆米花或薯片,只能在杀时间时满足咀嚼的机械运动,使人免于无聊。小薄本的书像是小饼干或小蛋糕,吃起来很开心很轻松,但总是意犹未尽,不能有酣畅淋漓之感,吃不饱。而大厚本的经典呢,则像是横菜,像老食堂的大骨头或胜利阳坊的羊蝎子,虽然难啃但百吃不厌、回味悠长。眼下,我却不能够用一种味道来形容《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初读像一颗秀逗糖,刚开始酸涩无比。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和第一任妻子阿杰莱达·伊凡诺夫娜·米乌索娃生的儿子是长子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米卡),和第二任妻子索菲亚·伊凡诺夫娜生的伊凡·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伊凡)和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阿辽沙)。往后剧情是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和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共同喜欢上了阿格拉芙娜·阿历山德罗芙娜(格鲁什卡),伊凡喜欢上了米卡的未婚妻卡捷琳娜· 伊凡诺芙娜(卡嘉),阿辽沙喜欢的是霍赫拉科娃夫人的女儿丽萨。此外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还和一个疯女人丽萨维塔·斯麦尔佳莎娅生了一个私生子,叫斯麦尔佳科夫。单看这些像俄罗斯广袤领土一样长的匪夷所思的名字,是不是有种想Neng死自己的冲动?!
我忍了!硬着头皮咬碎牙齿看下去,竟然开始尝到这颗糖后续爆发的甜味了!全书通过一桩弑父案,描写了老卡拉马佐夫和儿子们之间的尖锐冲突。在这里真的要感叹一下,还真是作者的境界决定着作品的境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把这本书写成父子争风吃醋的狗血故事,也没写成东野圭吾式的悬疑故事,更没写成十二怒汉式的法庭故事,他探讨的是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谈论的是信仰是宗教是心灵的皈依。由于长期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浸泡,我已经成了外焦里嫩的无神论者,虽然我也被他们的追问,被他们的纠结挣扎所感染,但我始终不能感同身受,我不能切身体会那种挣扎,我也带入不进去那种纠结。上帝存不存在对我来说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遵循的是另一套心灵的准则。但是本书打动我的是普世的情感,是作者对人物、对人心透彻的领悟和细致的刻画,是对人类深深的热爱。正如毛姆对这本书的评价“没有一本小说能如此奇妙地描绘人类的崇高与丑恶,也没有一本小说能以如此深沉的悲悯之情,如此巨大的力量,叙述人类灵魂可能承受的悲剧。他对受苦的人充满同情。只有自己身受过痛苦的人才能如此。”
作者对人心理透彻的把握给我一种义利果子面包的味道——吃着吃着能吃到葡萄干、核桃仁的感觉,给人无限惊喜。书中有一个情节是阿辽沙受托给一个穷人钱但被拒绝,阿辽沙反而很高兴,认为被拒是好事,因为“让受屈辱的人感到最难堪的事,莫过于在突然之间,大家都以他的恩人的姿态来对待他,假使他收下钱,那么回家以后,过不了一小时,他就会感到丢脸而痛苦起来,哭完以后会把钞票扔在我面前,像刚才那样加以践踏。而现在他没收下钱,虽然知道‘害了自己’,却感到十分自豪,但是过了今天,他就会为自己失去一个获得帮助的机会而后悔,因为他实际是迫切需要这钱的,等到我明天再去,让他收下这钱,就一定会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因为他已经表明了自己的人格,把钱扔过了。看看这种心理刻画,回味起来怎能让人不佩服!还有最后辩护律师陈述时将心理学形容为两头伤人的棍棒的说法,以及为米卡的辩护都是精彩绝伦的,只有亲自去读才能体会那种精妙。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看法,网上有讨论,问谁是本书的主角,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认为这本书的主角不是虔诚信仰上帝的如白纸一样的阿辽沙,也不是认为“既无上帝,则一切都可以做”的伊凡,而是不那么完美的米卡。作者塑造的米卡给我一种炸龙利鱼、炸大虾的感觉,有滋有味、百吃不厌。他的形象是立体的、是活生生的,一方面那么暴躁粗野、酗酒闹事,另一方面内心却从未放弃对高尚的追求,他又是善良的,是有原则的。他那种焦急痛苦那种纠结折磨,让我同情、震惊、感同身受。他也许代表的是俄罗斯或者全人类,善与恶可以在人心里并存。
打个比方来结尾吧,如果这本巨著是一只鸡,我只是选取了其中我爱吃的鸡白肉,但无疑更多的精华绝不在这里,而是在鸡腿里、鸡翅里或鸡汤里,这都是我目前无福享受的,仅白肉就已经让我心满意足、如获至宝了,何况还有那么多更值得再挖掘的地方呢,所以,想喝汤的抓紧看吧!绝对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