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星期的折腾,还是终于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粗浅地读完了。除了再一次地告诉我“坚持就是胜利”之外,也不得不感叹,果然是大师之作啊!
说实话,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大段大段的人物对话真的让我有点昏昏欲睡,即使现在闭上眼睛重新回忆,也无法想象作者是如何没有废话不会重复地用一大段发言来评价一件事。不得不承认,书中的人物对话的内容大多数精湛而又发人深省。在阿辽沙对丽萨讲述被米卡哥哥侮辱的上尉收下阿辽沙送去的钱又扔掉还用脚踩烂的时候,那一段阿辽沙的分析堪称经典。上尉对阿辽沙无意中吐露的对钱的渴望,以及他们家是多么需要钱的时候,甚至是开始幻想有了钱一家人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他们的小儿子伊留莎也不会因为父亲是“树皮擦子”而被同学们嘲笑,正当上尉对这一切开始幻想并且准备接受下这笔不小的补偿准备高高兴兴回家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就好像他是为了得到这笔钱,而甘愿被米卡羞辱,但是他这样他觉得对不起爱自己的小儿子伊留莎,这是用钱在羞辱他们一家。所以便十分气愤地扔下钱离开。
阿辽沙是整本书的主人公之一,他善良虔诚,和他的两个哥哥——一个粗暴鲁莽的米卡哥哥,一个学识渊博但是没有信仰的伊凡哥哥形成对比。阿辽沙受所有人都喜爱和尊敬,同时他也爱所有的人。正是他这种真诚的性格,让我自己在看的时候也一度被感化,决心要做一个像阿辽沙一样善良无邪的人。但是,这么完美的人终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的。
米卡哥哥因为弑父一案被当做凶手而押到法庭上接受审判,米卡在监狱看押时思想上的转变,是不经历这次弑父风波根本无法体会到的,他已经从一个桀骜不驯的人变成一个想用自己来救赎大家、请求所有人原谅的犯人,他自知爱格鲁申卡爱得深沉,而又对不起卡嘉小姐,他开始反思人生中的一切错误,他的本性并不坏,或许只是他的父亲费多罗维奇把他逼上绝路。在法院里律师在为米卡申辩时,批评了他父亲的好色、吝啬、对子女的不负责任。
“光生出来还不算是父亲,生出来又尽到责任才算是父亲。”
一般不管是犯人也好嫌疑人也罢,都必然会有被被害人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在这次风波中,几乎所有人都有了转变。阿辽沙不再温和地没有脾气,他学会批评错误的事情,虽然他依旧善良。米卡不再暴力野蛮没有耐心,他变得温和,善良的本性也显露出来。伊凡从以前的自私冷漠没有信仰,虽然现在依旧没有信仰,但是却被良心折磨着,他毕竟是有良心的,为哥哥米卡辩解即使供出自己的秘密也不后悔。卡拉马佐夫家的三兄弟不再被他父亲费多罗维奇的性格和名声影响着,他们获得了镇上人新的尊重。
即使是在俄国,自己的国家,作者也毫不顾忌地指出了几乎是所有民族的通病——虚伪的同情心、正义感和毫无根据的指责,摇摆不定的观点以及看客心理。当米卡弑父一事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指责米卡,认为他大逆不道居然能够狠下心杀死他的亲生父亲,每个人都在对米卡的“可怕行径”指责个不停。终于当伊凡歇斯底里地喊出“你们每个人不都希望他死吗?”老费多罗维奇就像一个小丑在小镇里名声很差,为人既不老实,对待虔诚的老修士也不尊重,镇上没有一个人喜欢他,说得难听一点,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他死掉。伊凡的一段话在法官看来就像是生病了的人都胡言乱语,但却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一下子把情节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听起来是一个很俗套的happy ending式的大结局,可是书里的思想、对话不仅一点不落俗套,甚至可以说是前卫。
正是因为浅读,所以除了惊叹和佩服之外竟然词穷。以我现在的阅历还不能对这本书作出多么深刻的剖析,甚至对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的性格都只能混乱、没有条理地分析着,不过对于俄国正直的农民们,百姓们甚至贵族们都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了解。
这是十年后依然值得一读的经典文学!
我是丁目
在寻找自己的光的路上磕磕绊绊
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