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我在悦读】6377-萨摩
书名:《爱和自由》
作者:孙瑞雪
篇目:第八章——第九章
摘录:
1.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他看着上去不那么“机灵”,但他总在“启动他的思维机器”。儿童的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他看看上去不那么“机灵”,但他总在“启动他的思维机器”。儿童的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有时像是“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及其能力会自然地发展起来。
2.儿童早期的感觉训练是儿童的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6岁前不能用口授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个感觉训练,最基本的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3.蒙台梭利说过一句话:在孩子操作某种教具、或者进行某种感觉训练到概念的过程中,要把刺激物隔离开。所谓的隔离指的是什么呢?比如说当我们给孩子读“a”这个字母时,你最好在孩子的眼前就放一个“a”,不要放任何其他你认为和“a”相关的东西,这样,我们就把“a”隔离开了。
4.感觉训练的另一个要点是,在教学是要把相对性的内容放在一起感知。比如红、蓝,长、短,大、小……因为物质世界就是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在对比中发展出的概念更为准确、清晰、全面。
5.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够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从他自身出发,他更爱他自己,在处理同孩子有关的事情时,他可能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同孩子怄气,对着干,他必须最后取胜。他不能作为一个成人宽容地对待孩子,容纳和理解孩子。另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看自己的情绪,情绪好时是猛爱,情绪不好时是猛呵斥。这样孩子把宝贵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观色上,先是惊吓和糊涂,后来试揣摩和应付。蒙氏教育实施十年来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实施这个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调节儿童因得不到爱。而无安全感带来的情绪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
6.阿德勒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我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他。我的理解是父母越爱孩子,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这个经验也同时告诉她,父母只是暂时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知道,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
7.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呢?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
8.我们是太爱自己了, 还是太爱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这样代替孩子,是怕孩子给自己带来麻烦。
关联:
中国人对待孩子更多时候是一种含蓄的爱,把爱放在心里。可是有时候家长也会把一种模棱两可的情感和含蓄的爱混淆。
一旦被问起来,“你爱你们家的孩子吗?”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可能还会说,“我供他吃,供他穿,供他外面上辅导班,我不说爱,那是因为爱你在心口难开。”但细数平日里一些家长对待孩子的行为,可能我们就会发觉到底什么是“模棱两可的情感”了。
“我每日埋怨他、责备他、大声呵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语言都在否定他。”
“我人前不留情面,当外人面对他一通猛批,甚至有时难免有些过激和粗鲁的行为动作。”
“当着孩子,我直言不讳地告诉外人孩子的一些缺点和不足。”
“他自己尝试吃饭,弄得哪哪儿都是,我一把夺过勺子和碗来喂他。”
“他打碎了我最心爱的花瓶,我的第一反应是,真实可怜我的花瓶啊,于是我抬高嗓门吼了他。”
……
说到底,这些都不是“爱”。
那到底什么才是爱?圣经中对爱的定义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其实感觉,句句都能对应到对孩子的爱上。孙瑞雪对爱孩子的方式,给出了更明确的定义——“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
在书中有个让我会心一笑的故事。有一个班级里有一些搞破坏的孩子,他把枕头往地上扔,把书也往地上扔。老师之间相互讨论的结果是,“你亲他一下”。于是,下次破坏一出现,老师就抱住孩子狠狠亲一口,孩子就哈哈大笑地躺倒在床上。接下来,他继续扔,其实还是为了让老师亲他。孙瑞雪说,这个孩子是在寻找爱,以及用破坏的方式发泄找不到爱是的焦虑,也许正是反映出他在家中没有获得足够的爱的满足。而得到了丰沛的爱的孩子,于轻松和自由的状态中,孩子真善美的天性就会自然地流露。
我见过,一个孩子哭,另一个孩子摩挲他肩膀的场景;我见过,一个孩子发烧躺在老师怀里,另一个孩子走上前去亲亲他的场景;我见过,一个孩子不爱喝水,直到另一个孩子将吸管杯放在他嘴边才喝水的场景……在经历了最初的惊叹之后,我回归到赏识和感恩孩子的真善美当中。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灵性的精神胚胎,是一个落入凡尘的天使,而我们的职责只是呵护和圆满他们的成长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