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打扫了一天。似乎每一次放假,都会默认某天是劳动节。
厨房是个重灾区,老人家不喜欢用洗涤精,觉得有化学残留。于是,一周后,顽固的油渍,便会让你领教中餐烹饪方式的厉害,何况,一忙,我已经一个月没有彻底打扫厨房了。
当时装修,一直钟情于美式风格。实木橱柜、做了花格,仿古瓷砖,中间镶嵌了三块花砖:分别是薰衣草、小雏菊、小瓣蔷薇,清新美好。三块砖的价格曾让人肉疼,可是贴在墙上, 那么和谐,感觉厨房间吹着的微风里也透着花香,青草的香。我是被美国乡村音乐和电影深深影响的一个人。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真的太骨感了。仿古砖表面特有的粗糙纹理,让油渍一旦沾上就牢牢地吸附在上面。我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时间的代价,体力的代价,汗水的代价。
整整大半天,我把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擦拭了一遍,三毫米的瓷砖缝隙,成了油渍爱藏匿的沟壑,我用去油污喷雾反复喷涂,用刷子狠狠地刷洗,我想,如果再给我一次装修的机会,一定不会再装美式了,一定会用极简风,会考虑后期维护,而不只是一味求外观。
其实装修踩雷的不止一处。卫生间,用的仿古龙头,台上盆。地面铺着5毫米缝隙的仿古砖,阳台用的又是我追求风格的纯白砖块。更粗砺的外表,更难打理。呜呜……
可是……我真的就接受了这次的教训了吗?
这些年用过两个笔记本,一个是毕业后没多久买的戴尔,陪伴我七八年,一个是后来学校发的,用了也整整八年了。老态尽显,笨重、老旧,风扇呼呼的声音像一个暮年的老人超负荷运转后延喘着的粗气。老公经常给我的电脑优化,去年网课期间又给我换了一个固态硬盘。感觉好了很多,就这样我一直凑合着用,反正我也就只是基本的办公。
可是今年频繁比赛,经常加班,我常常拎着笨重的笔记本回家,拎一次,觉得负担一次。太重,太重。去年带着它坐飞机去宁强,有行李箱拖着还好,暑假带着它去杭州,会场上我一次都没有拿出来过,主要是电池老化,没有电源根本开不了机。好多人打开轻薄的笔记本,边听边记,实录的效率让我惊叹。前些天,出去听课,又看到有人边听课边记录,手机咔咔一拍,电脑立刻同步,同时敲键记录下课堂流程。我的手写是压根跟不上的。我动了买新笔记本的念头,轻薄点,易于携带就行。
轻薄点,易于携带就行了吗?
看了联想、三星等一堆常见品牌,在体验了MacBook Air 之后,便无心再看其他的了。及其轻巧,做工、设计、手感还有它的品牌价值都让我很喜欢。不过我还算冷静,当时没有买,回来把小红书上关于Air所有测评介绍的视频都看了一遍。这不是客观地在寻找、辨析自己需要的电脑,而是认定后,从给他人那里寻找认同。网上,全是说“真香”的,这更坚定了我要买Mac的决心。人啊,就是这样,也许没有见之前,你会有很多标准,要怎样怎样,可是一旦一见钟情了呢,你原来的原则和标准就被抛之脑后。感性的大脑支配着我想理智的意识。
这么多年,老公是忠实的果粉,从手机,到pods,到watch,他当然支持我买Mac,不过,理智的他不止一遍提醒我,苹果的操作系统与windows系统可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你要努力适应哦。近期的学习热情,让我满怀信心地回答,没问题的,我会适应的。
就这样,在十一期间,定的Mac到家了。可是,中英文怎么切换,大小写怎么切换,浏览器是哪一个……真的是最最简单的问题,我不断问,查找。一切都在适应中,昨天打开,匆匆体验,我的心里掠过一点点悔意,比赛紧,我有时间短时间学会吗?我会不会又一次犯了装修的错,只注重好看,而东西华而不实。
嗯,我在错误的道路上,又重走了一遍。
今天,我把它再次打开,输入这些文字,一个多小时,电量损耗10%,小惊喜。蓝牙连接耳机,降噪打开,世界顿时清净,只有文字、我和音乐。
键盘敲击,输入文字的过程真的有产出的快感,写这些碎碎念在自己的节奏中,在自己的氛围中,实在是让人喜欢,让人享受。
备忘录同步,日历提醒同步,与苹果手机的联机,让我觉得确实高效了很多。
接下来好好研究ppt,写教案,做课件,这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好好研究透。
嗯,希望一个月后,我也会说出两个字,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