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永葆斗争品质,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克服新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和“雪山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经血雨腥风、战胜千难万险,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正确立场上,同左的右的、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各种错误思想甚至反动势力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逐步形成和始终保持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品格,这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鲜明政治特点。一部超过百年的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前仆后继、浴血苦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史、斗争史。当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也将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也会更多。置身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我们国家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越处于国际矛盾的风口浪尖,各种敌对势力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进行阻挠、破坏、遏制和打压。面对新时代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本色,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行稳致远,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敢于斗争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必然要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和新疆形势、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正确指引下,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维稳斗争,整治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新疆呈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形势持续向好、稳定红利持续释放的良好态势。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新疆稳定的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斗争依然无所不在。如果党员干部没有意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产生厌战麻痹松懈情绪,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势必会功亏一篑。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弘扬斗争精神,始终绷紧反恐维稳这根弦,始终做到不改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松劲、不厌战。
敢于斗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名党员干部是否保持着昂扬斗志,最能体现出一名党员的党性和作风。如果党员干部不敢担当,不敢负责,就会在畏难发愁、按部就班中失去干事创业激情。新疆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直面矛盾的胆识、舍我其谁的气魄,敢于负责、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但也要看到,有的干部在复杂形势面前耳不聪、目不明,有的干部在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漂浮棚架、作秀造势,有的干部在三大攻坚战、三项重点工作面前抗不了重活、打不了硬仗,这些问题对培养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斗争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形成了倒逼态势。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和发扬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面对大是大非敢于发声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艰巨繁重任务面前,切实把干部队伍建设的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干劲,奋力取得各项事业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