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李笑来老师的文,讲我自己从得知笑来老师到读他的专栏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然后,今天看到朋友发了一个知乎上的问答:“你不赞同李笑来老师的哪些观点,为什么?”
其中有很多匿名不匿名的回答,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我都看完了。
首先,我很开心提问的人并不是针对李笑来这个人才提问的,而是想要探讨他的哪些观点不好、不对或者不适合。
其次,在得赞最多的那几个回答中,我看到的都是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价,尽管中间会有和笑来老师接触的经历。
第三,在我看到批评笑来老师的观点中,大致就2个原因:
1、笑来老师的书大都基于个人经验为主,缺少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支持;
2、说教意味太浓,过于斩钉截铁,非黑即白。
然后看到有位乎友评价说,这本书对他的阶段性意义很大。
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同的阶段看到这本书的收获和想法不同了。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大的原因无非就是你变了。不仅仅是年龄在增长,随着你的见识、阅历、读过的书的增加,你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启蒙阶段,到慢慢有了自己的判断力,继而不再像当初对权威照搬全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我觉得这是最宝贵的地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自己的客观理性,不随波逐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本来就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听别人的经验,最终形成我们眼里的世界。
而且,任何一个人,即便再有社会地位、再有权威,他仍不能逃脱作为人类的共性。所以,某个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看来样子也必然不同。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说明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是我想讨论的第一个点。
我想讨论的第二个点,还是上面说的阶段性意义很大。
这本书我认为是心智启蒙阶段的人必读的一本书。我收获很大也是因为我自己处于这个阶段。
作为一个普通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基本的学业完成以后,很难说除了年纪增长,在心智、自我、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能得到很好的塑造。
基本上的大学生都是处于迷茫状态状态的,既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何处。这其中的原因有我们教育的缺失,没有教我们怎么做人。
这个时候,看到这样的一本书,意义非常重大。一个挣扎着走过自我探索道路的人,他写的个人经验也许有失偏颇不够系统全面,但是里面的很多概念、观点的确可以给年轻人以指导。
而且这样的一本书,术多于道,对于年轻人而言,多修炼点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总归是没坏处的。
至于未来随着你的成长,你看它无论是开始的如获至宝还是后来的弃如狗屎,都没关系了。不喜欢大不了扔了就是。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面对这样不同的声音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中国向来是个价值观混乱的国家,在我们的语言里,既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又有“好汉不吃眼前亏”;既有“无毒不丈夫”,又有“最毒妇人心”;还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和“兔子不吃窝边草”……
而我们引用的每一句谚语,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已,用名人为自己背书。
作为作者,这无可厚非,本就是为了说服别人而作。而作为读者,我认为还是要尽可能的保持客观,用辩证的角度来看待无论人或事。
面对失败的楚霸王,有人歌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有人慨叹“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有人叹惋“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而今网络上的喷子大概会说,这个穷屌丝,还想逆袭,做梦吧!
所以,面对不同的声音怎么办?我们已不可能做到完全避免,唯有先做好心理预设,坦然面对。
以上都是我一家之言,有不当之处,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