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我加入了小六的早读会,当时奔着想要看看大神是如何做领读和如何读书而去的。
但是开始每天的领读后,自己反倒收获不大,还遇到了自己的困惑。
小六是简书红人,在知识管理、阅读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小六的输出能力也是超强的。
自己的困惑不在于老师教授的方法问题,而在于自己的态度与认知问题。
领读的书目是畅销类书籍,而我自己的读书史90%是文学类的。我以往也都是为了兴趣而读,自己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从不刻意。但今天你要我这样那样读书,还要写读书笔记,完成作业。我觉得这样的读书太“功利”了,忽然要去给喜欢的东西定个名,做个总结,我迷茫了……我有点从悦读跳进了“苦读”的坑!
然后,留的作业——读书笔记,我就不会写了! 内心的抗拒也是很大的原因。
后来和大家交流后,自己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观点并不适用我现在的读书环境。成人的学习本就是“功利”的,目的性极强的,通常是为了某一个问题去读一本书。那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就完成了这本书的使命。我再想着在书中闲林漫步、落英缤纷地观赏是不合时宜的。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把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三个层次。自己以前的阅读充其量是基础阅读吧!
郝明义的《越读者》一书中将我们的阅读分为了四种饮食的标准: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点阅读。看了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阅读都是美食和甜点阅读,这也就不难解释现在我这么抗拒实用的主食阅读的原因了。
看了很多书,就一定会读书吗?数量决定不了质量,而且是真的会读书吗?
现在我需要重新学习如何读书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