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街头,我们遇到路人,无动于衷,
在虚拟的网络,我们遇到路人,热情交流。
在现实中我们寻找门当户对的伴侣,
在网络中我们寻找灵魂相通的伙伴。
在现实中我们有太多的不满,需要跑到网络中发泄,我们越来越厌弃由血缘与利益构建的朋友圈,更喜欢拜访由共同兴趣与信仰构建的话题圈。
有些人还在做实体,但更多的人走向虚拟经济,依靠网络维持生计,网络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提供衣食住行,娱乐教育,而且比现实更多几分乐趣。
走入网络,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不需要应酬,不需要脸面,不需要装点,随时晒出自己的想法,给出自己的服务,就可以获取认同与称赞。
即便遇到挫折,言语上的冒犯,也可以关掉它重头再来。比现实更美好的就是我们未曾谋面,不用因为真实的身份给自己带上刻板的面具,在网络中过另一种更自由的虚拟人生。
很多人向往在网络经济中占得一席之地,因为再没有比拿起手机,钻进网络中更容易忘记烦恼与无趣。如果逃避现实有一个对的路口,那一定是躲进网络,在网络中活出精彩,才是我们这些网痴们该有的人生。
也许你的网络事业刚刚起步,没有收益只有付出,那你可以将自己想象成《解忧杂货铺》里的浪矢爷爷,寻找一份温情。也许你的网络事业已经风生水起,粉丝无数,那你一定活得无拘无束,相当令人羡慕。
现实总给我们太多的局限,想跳脱出去就要花很多的钱,比如外出旅游,全球购物,对于普通人来讲,堵在路上的时间常常高于找到乐趣的时间。虚拟的世界如果做得足够真实,也一样能带给我们很高级的享受。如果这种享受足够的受用,那构建虚拟世界的劳动者也一样值得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从大到小都应该可以换取同等的价值收益,相信这个过程会自上而下慢慢完善,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网络就仿佛一个多元的世界,身在其中,我们不停地探索,研究,直到一天天过去,我们处在网络中的时间竟越来越多过待在现实里的时间,如果连续几天宅在家里,我们几乎可以与世隔绝,活在虚拟的世界里相当美好,谁还记得还有一个现实的世界在吵吵闹闹。
你看,b站那顺应潮流的二次元文化,做得多么的风生水起,多么的吸引年轻群体,这应该是一个愈加明显的趋势,虚拟的世界精彩而且便利,似乎要超越现实世界,占据我们的人生。一个个短视频,一段段文字说明,占据并挤压着大部分人大量的时间,而他们也需要比现实更广阔的天地,需要虚拟的娱乐释放压力,而拿起手机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精神的所需。
在残酷的现实竞争中,挣钱的速度远跟不上消费的手速,能免费的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有谁会拒绝?因此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待在这里,并扎根这里,开始学着创建自己的空间,在虚拟的世界里学着与他人互联。从此,我们不仅需要在现实世界中有个自己的房子,更需要在虚拟世界中有个自己的空间。你可以将虚拟的世界想象成一个蜂巢,不同空间之间的隔膜就像每一个结界,彼此互不干扰,每个人的思想却可以在其中自由的穿越,这是一种多么奇妙又接近幻想的感觉。
你可以蓬头散发,衣冠不整,长相粗陋,但并不妨碍你为这个世界提供一种服务并获得报酬,从而过上更随意更自在的生活。然而现实中的你,每天都不得不早起,在做了一番道岸貌然的修整后,再匆匆忙忙的赶上拥堵的人群,行尸走肉般的过着糟心的一天。
回到网络,将时间更多的花在自己喜欢并擅长做的事情上,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即便受到指责,我们也不会觉得难堪,服务于其他人的同时更快乐了自己,相比之下,网络的虚拟性是不是更接近自由,平等,博爱呢?
抛开现实生活中的世俗杂念,为自己好好构建一个虚拟的理想国,吸引更多的人们到自己的国度里参观留言。我们只需要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最喜欢什么,最擅长什么,然后努力去学习去争取,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收获回报,让生活变得更自我更随心所欲。,这样的虚拟世界应该会比现实更有吸引力。
当大多数人都离不开手机,网络依赖也不再被称为是一种病,而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虚拟与现实这两个世界,同样都值得注目。
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世界是可以穿越的,从逃离现实的争吵磕绊,到打开手机的一瞬间,来到另一个五彩缤纷的虚拟世界,把烦恼通通都甩在后面,此刻我与现实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