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又到了每年家长们最忙碌的时候了。既要勤勉工作,又要奔波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路上。孩子们好不容易盼来的暑假又被填满,自然怨声载道。家长呢?身心疲惫也委屈满腹。可不报班,孩子暑假在家就只会看电视、打游戏、各种玩,压根就没有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哪个家长愿意看到自家孩子落后呢?孩子主动学习的秘密是什么呢?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梅拾璎著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以尊重、理解、信任为前提,从自然教育、体育教育、阅读教育等多方面剖析,揭秘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才是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真心正秘密。
梅拾璎,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曾先后任职大学教师,专业杂志编辑、记者,专栏作者,“简书”平台签约作者。同时,她也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在20年养育两个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孩子过程中开始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形成了以自然主义教育探索和践行的独特育儿、教育观。《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也是梅拾璎结合自己近20年教育、育儿经验,教我们如何从源头激发孩子学习的真正动力——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本书文字浅显易懂,案例真实可操作性强,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育指南。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切可能的开始。
很多人都特别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听话。但孩子什么时候才会听话呢?作者告诉我们,只有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被满足之后,在他能够感受到来自家长深厚宽广的爱意后,在日复一日的贴心关怀和爱的浸润中,他开始喜欢上自己,开始爱这个世界,开始向外探索,开始想满足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之后,才会有学习的后天动力。这种后天的动力,加上人类天生爱学习的原始动力,就形成了我们学习的内驱力。
作者认为父母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父母;父母贴着孩子的心,孩子也会贴着父母的心。唯有真正地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学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设身处地地去为孩子着想,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再去引导孩子,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才愿意跟你合作,回报你的要求和期待。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看见是对一个孩子最大的鼓励。
内驱力源于热爱,热爱源于兴趣。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塑造其内驱力,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动作,而非仅仅是表象行为,只有那些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才能产生持久的内驱力。
看见孩子,怎么看见?这是需要家长不断琢磨,不断反思,不断更新的一门艺术。首先立刻看见孩子的所作所为。根据心理学上的“正向强化原则”看见孩子值得肯定和赞美的地方,要立刻表扬,毫不延迟。再次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肯定孩子效果更好。同时看见孩子,既要具体又要善于进一步引导,看见孩子可表扬的地方,表扬地越具体越自然越好。更加宝贵的是,在表扬的同时,如果给他一个鼓励,稍稍延迟一下,指名一个小小的他能够得着的目标,孩子就能凭着内在超越自我的本能努力挑战自己了。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阅读、自然和体育一个都不能少。
北大前校长王恩哥一上任便向学生提出十句话,在全校引起热议。第一句话就是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北大校长把运动和阅读放到人生第一位,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是人类学习能力的核心,阅读的过程就是跟一个伟大的心灵和宽广的世界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促进人类精神的强大与完整,跨界阅读更有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孩子的全面发展能力。
从体育运动中,孩子们学会怎样使用自己的体力,明白身体和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气、坚韧、自律等优良品质,运动过程中忘我的努力,勇气和信心,团体的协作更能锻炼孩子头脑的理性和判断力。
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能。大自然孕育着人类最为宝贵的想象力。所有的美无不来源于自然生活,所有的艺术家没有谁的灵魂可游离于自然之外。大自然养成人类温柔敦厚的心灵,正如毕淑敏所说:“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当然,教育本来就是一门微妙的艺术,而艺术哪有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任何一本哪怕是经典的家庭教育书籍,都只是从一般的典型的现象里提炼出作者的体会和心得,而孩子成长的背景各不相同,教育是非常细节化,也非常个人化的。教育借助于直觉也讲究科学,他存乎一心,用其一理,重在变通与创造。任何理论和观点,都只能是点拨和启发,究竟该如何做,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加以取舍。其实,好的教育并不复杂,父母只要寻着爱的直觉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用引导、身教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探究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教育艺术潜移默化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孩子的内驱动力就会渐渐苏醒,自己主动爱上学习,不断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