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宝宝,为什么还是不想去幼儿园

悦悦已经去幼儿园4个月了,可以说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比如可以做到独立吃饭,有需求基本可以向老师表达清楚等等。在幼儿园,她有喜欢的老师,有喜欢的小朋友和玩具。但是,哪怕孩子在幼儿园过的开心,她还是抵触去幼儿园。

和别的恐惧上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每天早上,悦悦也是不配合洗漱,不配合穿衣出门。到了幼儿园也不愿意进园,而是哭着要回家。可以说,基本每天都上演一场拉锯战。但是,一旦悦悦被老师牵走后,很快就会摆脱哭闹状态,非常配合的自己吃饭,听老师讲故事,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等等。

既然孩子可以在幼儿园过得很好,也懂得她必须去幼儿园,那为什么还抵制去幼儿园呢?家里和幼儿园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第一、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在家里却一直是父母喂饭

悦悦的适应能力很强,入园时2岁刚过,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学会自己吃饭了。自己做在小板凳上,有模有样。

可是,在家里的时候,基本不自己吃饭。每次吃饭时,不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而是站在大人的椅子上,让大人喂饭。

虽然她能够自己吃饭了,但是也习惯了在家被喂饭。她的认知里,可能这是两套规则,在不同的地方分别使用。

这里不得不检讨下自己,看来我们家太在意孩子吃饭了,应该培养她在家也自己吃饭,让她明白家里和幼儿园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在幼儿园有规矩,在家可以无拘无束

幼儿园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小朋友们必须遵守。比如吃饭时必须做在小板凳上,不能随便乱跑。睡觉时必须趴在小床上,即便睡不着也不能起来。否则,是会被老师批评的。其实老师也不会凶孩子,但是管教的次数多了,孩子们也就自然遵守起这个规则。

但是在家里,孩子可以说是无拘无束,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可以一边吃东西一边玩,即便不被允许的,也可以哭闹争取一下。这招在幼儿园可基本不好用。

每个人都喜欢自由,小孩子也不喜欢被管教。但是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遵守社会的规矩。让孩子养成规矩意识,可比一直让他们无拘无束要好得多,对他们未来发展有莫大好处。

第三、在幼儿园,她只是其中一份子,在家里,她是全家中心


悦悦的幼儿园里,一个班有3~4名老师,30+的孩子,每个老师有不同的分工,所以根本照顾不到所有人。

在家里,悦悦是目前唯一的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她转,她到哪都是中心,是全家的焦点。

这种对比下,她在幼儿园肯定没有在家待着舒服,所以孩子即便可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更愿意在家玩。


以上的种种原因,其实归纳起来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家对孩子已经过度养育了。是的,孩子身上集中了我们所有的爱,我们太在乎她,这反而不好。

孩子可以在幼儿园吃饭,那么在家也可以。

孩子在幼儿园守规矩,家里应该也制定相应的规矩,让孩子必须遵守。

孩子在家的确是焦点,但是长辈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自己的事上,而不是都给了孩子。

孩子贪恋更舒适的被过度养育的世界,不想去幼儿园情有可原,问题出在我们家长身上。

好吧,悦悦,爸爸要召开家庭会议了,可能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当然,爸爸也会更加注意观察你的意愿,体会你不想去幼儿园的真实原因,好真正的对症下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