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们,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孩子需要上网课。不少家长都给孩子配有手机和电脑。
有些家长就说,只知道孩子拿着手机在上网课,也不知道孩子在手机上打游戏了没有?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对话。
孩子:“您为什么把我的手机没收?”
妈妈:“这都是为了你好,你看看你整天在手机上打游戏,不认真学习,都急死我了。”
孩子:“我已经长大了,你干什么事能不能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呢?我可以为自己做主,请尊重一下我。行吗?”
妈妈:“你是我生的,就必须听我的。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成绩,中考之前,别再拿手机了。”
孩子:“你太霸道了,我真不想做你的孩子。”
网络成瘾,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因此导致的一种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
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很多,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比如,在生活中情感缺失。
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孩子说:“在学习上经常遭遇挫折,又得不到老师的理解,回家还要遭受父母的打骂。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只有到网吧里,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以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
因此,去网吧上网成为孩子心目中展示自我的最好平台。
那么,哪些家庭的孩子容易染上网瘾呢?
第一类,学习成绩欠佳的孩子。由于一部分老师和家长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
因此,一旦孩子成绩欠佳,就会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到了网络上,每次闯关成功,就体会到成功感。
第二类,学习成绩好但未形成正确学习观的孩子。
不少在原学校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在升入更好的学校后,无法保持原有的地位和名次,在心理上容易产生挫败感。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考大学赚钱吗?
第三类,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
许多孩子喜欢猜疑,小心眼,一碰到点困难就沉迷于网络。
第四类,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孩子。
现在社会离婚率很高,于是,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家庭”的孩子。
第五类,自制力弱的孩子。
不少孩子也知道沉迷于网络不好,也不想这样下去,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一看到电脑或者手机,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写在最后的话。
作为家长,要禁止打骂孩子;满足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需求;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上网,适时监督;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应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提升自己养育孩子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