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消费主义后的思考
对阶层跨越的渴望和从众心理,是为了富而变穷。
用买买买来缓解焦虑,是一场自我精神的无尽内耗。
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都尽可能遵从必要性。
物质的极简和精神的极简,意味着某种准确的丰厚。
01
高负债人群
为什么年轻人有收入却高负债?
——为了富,所以穷。
在豆瓣发起的小组“负债者联盟”引发了4.6亿用户,大体内容是:
25岁,20万,以贷养贷的滚雪球噩梦,准备向父母坦白了。
93年,负债30万,银行已经起诉我了。
网贷50万了,实在撑不下去了,该怎么办。
从小组成员发帖后,选取了一个月内的回帖,内容涉及到本人负债金额的有588个账号,总负债金额为1亿7724万元,人均30万元,负债主要原因是“超前消费”。
互联网金融工具的出现,让超前消费通过几个按键就可完成;社会阶级的贫富差距,通过短视频平台和社交软件暴露无遗;对物质的欲望被大数据推送和购物APP每日占据。
一大批“隐形贫困人口”出现了——为了看起来富一点,所以一点点穷下来。
消费行为是与特定的社会阶层牢牢捆绑。阶层是极难跨越的,但消费品给人的假象体验是充分且满足的。
同时,从众心理加速了大家换手机的频率、换车换房的欲望,以及一进直播间就会被网红牵着走。从众心理,正是出于对安全感的需要,这也是人性的弱点。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已经被消费市场牵着走。直到负债到滚雪球都滚不动为止。
高额负债的人群首先要认清自己的欲望,有效控制,欲望的另一种正向力量叫做“理想”。
02
买买买购物狂
为什么家里堆的东西越来越多,但使用率并不高?
——为了缓解焦虑,所以疯狂买买买。
因为生活太累了,所以想买点东西犒劳自己。
这个口红看上去不错,我可以尝试一下。
这个品牌现在做活动,现在买很划算。
每一个物品似乎在下单时都有充足的理由,但大部分会沦为“闲置”。原因很简单:需求不够明确和具象。
打个比方,我想买一款咖啡,目的是为了中午犯困时喝以及健身时喝,那么我就用不着选择品牌化的星巴克,或者氛围感满满的挂耳式咖啡,我只需要一款简单干净的速溶咖啡即可。
同理,以上三种情况,也许可以更为具象化为:
因为太累了,所以买一个我自己非常喜欢吃、但平时舍不得买的食物。
这款口红看上去不错,我可以尝试在非工作日、和朋友聚会时涂。
这个品牌做活动,其中一款是我未来五年不会更换的单品,这次我可以购入两年的量。
需求的具象化,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自己的消费动机、控制消费无边界,有效杜绝物质和空间的浪费。
如果试图用买买买来缓解工作的焦虑、生活的烦恼的话,那只会迎来新一轮的“精神内耗”。
03
低消费主义
购物的标准是什么?
——必要性养成的低消费。
2021年,我认真审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必要性的。
一整年里,我没有购入服装、电子产品、化妆品等非必要性的物品。
起因很简单,我发现家里衣服和杂物太多了,但使用频率都不高。这一笔开销是毫无疑问的浪费。如果我把这笔开销利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产生的价值会更高。
然后开始整理:把可以使用的拿出来建立习惯去使用,自己用不上的送人或二手闲置,接着删除一些非必要性购物软件。除了日常必需品,不产生额外消费。
接着产生了心理变化:当不再频繁打开购物APP之后,内心更安定和平静,不会产生因为要购物而产生的对比、选择等耗费精力的思考和消耗。省下的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自我相处和技能学习中。
同时,低消费的外部行为下,也产生了更为舒适的心理暗示——把护肤品用到空瓶心里会很安心、把食材都吃完会有成就感、把家里囤积的物品依次整理且划分好使用场景会更舒适。
物尽其用,是一种强烈且持久的满足感。
同样,这种人与物的关系延展到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同样适用。
有必要吗?行动前,先问问自己。
当人与外物和人际关系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内心一定是较为平和且自足的。
04
准确的丰厚
为什么less is more?
——因为准确,所以使简朴成为丰厚。
《圆桌派》中,周轶君谈到一个观点——less is more也许是在于准确。
虽然谈的是审美,但我认为这个观点在消费以及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清楚地明白自己要什么,才是一次消费行为更为确切的动机;清楚地明白自己要什么,也是人际关系更为平衡的需求。
不断陷入茫然的物欲,是意念的单薄,也是对认知的匮乏;盲目陷于不必要的社交,是精神的虚弱,也是对关系的臆想。
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所求,都力求一个准确。
物质的极简与精神极简,意味着某种丰厚,因为准确,把简朴变得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