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的新移民很容易被接纳,这预示着1819年会达到与1818年一样的移民规模,甚至可能超出已有规模。1818年冬,移民经纪人满怀憧憬,积极宣传美国的繁荣景象,为来年春天即将到来的船招募雇工。旅馆需求预计会很旺盛,移民中介也为移民提供了足够多的船。一切都为大西洋上最大的人口迁移做好了准备。但随之而来的是商业突然崩溃,繁荣局面走到尽头。在美国西部,房地 产市场估值过高,当地银行无法承受沉重负担,问题首先从这里产生。恐慌情绪向美国东部蔓延,摧毁了一个又一个金融机构,工厂接连倒闭。美国农民得知欧洲不再需要农产品,不得不以超低价出售农产品。船舶托运人也看不到任何希望。商业炒作称,美国的西班牙裔聚居地有很多机会,但现在,这种炒作一一破灭。约翰·昆西·亚当斯担心情况会越来越糟。他在1819年4月24日的日
记中写道:“和平繁荣之际,我们却面临一场危机。这场危机将动摇联邦政府的地位。”
因为美国经济崩溃的消息很晚才传到欧洲,所以没有影响1819年春季和初夏的移民活动。与之前的移民一样,欧洲的机械师、农民、雇工满怀希望地起航。但到达美国后,一切都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的梦想破灭了。有积蓄的移民可以自给自足,但大多数新移民没有进入美国内陆地区,而是在港口逗留,一边担心着未来,一边消耗着资金,为离开祖国懊悔不已。移民们仍然继续登陆美国。报纸称,1819年6月和7月,甚至到9月,移民人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818年的繁荣时期。机械师除了拥有一身技术,没有任何资源,因此处境十分窘迫。1816年,费城及其附近的棉纺厂有二千三百二十五名工人,但1819年10月2日,雇工只剩一百四十九人。1820年,联邦人口普查机构收集数据时,对这场波及范围广泛的经济危机做了精简评论:“1816年,经济蓬勃发展。但现在,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土地毫无处。”“业务规模小,还亏本。”“经济萧条,日益衰落。”“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喊停。”“1819年停止经营。”“需求衰减,制造业主要进行易货交易。”这些言简意赅的评论表明,新移民的机会越来越少,到达美国后不得不与本土失业人员竞争。即使最熟练的工匠也不能挑三拣四,不管是在城里锯木头,还是在高速公路上砸石头,有什么工作做什么工作。即便如此,许多人依然无事可做,四处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