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也算是懵懂些事了!也渐渐懂得从村里的那些大婶大妈嘴里听到的话都无根据,更不可信,特别是那句“上身下身一般长,一辈子不会缺细粮”,更是好笑,盲听他言 害己匪浅!懂得了只能多看书识字才能走出肤浅和愚昧。
从此后,无论什么样的书都会看的津津有味,那时侯自己还小也没有零花钱,就会从小伙伴们那借,刚开始是小人书,再后来是杂志《辽宁青年》《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青年文摘》《读者》等等,当然还有芩海伦和琼瑶的小说,再到后来大些,才慢慢看看朱自清和鲁迅的文集,《红楼梦》《飘》这样的大块书都是中学毕业后才读,,其实回忆所有的读书时光,能留有印象的其实不太多,只记得小时候的人缘都还不错,只要张嘴借,几乎伙伴没有读完都先让给我,几乎没有不同意分享的,想想读书也正如读人,每一个孩子的藏书特点也会慢慢了解,印象最深的一本应是嫦娥借我的一本《菜根谭》,那短洁精炼的书写方式,和通俗的简介尤其喜欢,晚上喜欢翻几页,然后合上放枕头下,睡觉就感觉特别踏实!
那是能有聊得来伙伴更是非常幸福的,和格凤姑是最要好的,另外两个是艾喜和艾华,我们四人住在格凤姑家的老院子里,是三间正方和门洞偏房各一间,院子里有一棵老枣树,还有开满了“姜不辣”的花正艳,花有一米多至两米左右,正好摇摆在窗前,晚上夏风一吹,阵阵清香穿过稀疏的窗纱迎面扑来,还参杂些诱人的枣花香气,轻柔的抚过我们的面颊,这一切都令人那么舒爽又温馨!还有室内的一盏煤油泡灯,两把蒲扇和一大张油布垫,,,!
艾喜和艾华早就有了轻微的鼾声,我和格凤姑则每一天都聊到很晚很晚,现在想想十一二岁的孩子咋有那么多话来说,姑姑比我大一岁,比我要高一年级,她是个十足的学霸,我则是全科百书都读,就是不愿学课本,所以她经常替我着急,我自己也没有办法,上课都是满脑子漫游,象做梦一样,就是不懂老师说些啥,还好除了英语差到极限,其他都能及格!
对于我记忆力越来越差和学习也越来越笨的问题,自己也不想多提,因为无论如何一个女孩子的溺水经历,在那个混沌的年代是多么的不堪一言,不管是为伙伴的拖鞋还是为自己的开拓词,都是不会受到任何理解和原谅的,也暗自庆幸没人知道那么多,才令自己如此安然的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处空间。
每一年的大年初一,都会郑重其事的溜出家门,走在那个熟悉的岸堤,找一个能坐下的地方,默默的呆一会(上午要拜年),看一看该看的景,触摸一下惊魂的记忆,相信来自内心的感应不会断然消失,那个把自己和小花吓哭的惊险溺水,想这一切都不会就此结束,因为还没有谁来听她说过水下的求救。(有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