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原始社会诞生以来,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这其中不乏许多典型的故事与典籍供大家学习。今天,我们来看神医华佗的一则小故事。
华 佗
华佗,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
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两位病人一看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他们想: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什么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两人听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将药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愈了。
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治疗,就是纠正阴阳失衡的过程。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病证虽—,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当我们理解了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后,就很容易解释这里的辨证施治,辨:辨阴阳;治:调平衡。
所以说,上医不治病,只是令身体恢复平衡的状态。
除此之外,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更重要的,是医生病之人。
对症下药
由此及彼,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等,我们有没有做到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呢?中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更是为人处世之道。
面对孩子,这个由我们带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天使,我们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呢?对于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发生的摩擦与冲突,我们又是怎样处理和沟通的呢?
对何症,下何药
宝贝小的时候,细心的家人,会从他“啊啊”的叫声中分辨他的需求,比如:无力叫是困了;嘶吼的叫是饿了;哼唧的叫是便便了;嘻哈的叫是想找人陪他玩儿了。
然而,随时他逐渐长大,学会了说话,父母反而很难察觉孩子的需求。其实无论他是嬉笑怒骂、哭泣或任性,他只有一个目的:满足需求。身为父母,有没有体会到孩子在那个当下的需求是什么?
当孩子出现各种我们不能理解的状况时,是不是要先看看:哪里失衡了?
当孩子的阳性能量过剩时,我们需要给予相应的阴性能量,反之亦然。
当孩子伤心的哭时,
需要的可能是一个温暖,包容的怀抱;
当孩子开心的笑时,
需要的可能是一个鼓励,赞同的拥抱;
当孩子委屈的哭时,
需要的可能是一个肯定,认同的眼神;
当孩子兴奋的笑时,
需要的可能是一个欣赏,自豪的眼神。
当孩子孤独寂寞时,
需要的可能是欢乐的笑声;
当孩子困惑无奈时,
需要的可能是诙谐的指引。
真正体会到孩子的内心是澎湃的还是平静的,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开心、快乐,是给予孩子他想要的,而不是给与孩子我们想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