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
我先解释下这句话的意思,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所言。
字面上的意思为: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比喻一个人若多反省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的将责任推卸给别人,也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在夏启身上的故事吧。
草原上的夏启帐篷中。夏启:诸位将领,此次讨伐逆贼有扈氏,吾力雄厚,定要大获全胜。最后,夏启战败。
部下请罪,但夏启却说:不必了,吾兵力比有扈氏雄厚。地也比有扈氏博大,却还是战败于他。这一定是吾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式不如他了。从今开始,吾定要努力改正才是。
夏启在战败后,并没有将责任推给部下,责怪部下。而是自我反省。亲自践行了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的道理。
所以他赢得了人心。
一年以后。扈氏最终赢得了胜利。
但在我们经营事业的时候,有时却在不经意间违背了这个道理。
Mary接到王经理电话。王经理:刊登公司产品信息的杂志订阅了吗?Mary:没有呢。
王经理:在公司有一个活动,订阅刊登公司产品信息的杂志就可以获赠公司一款新产品的试用装。Mary表情变得惊讶。
王经理:你是怎么做事的,这么重要的信息你都没有去处理!
王经理生气地挂断了电话。王经理拿出手机,手机上显示一条信息。王经理:哎呀!这个活动是发短信给我的。可我却忘了告诉伙伴们有这个活动了,是我冤枉Mary了。
王经理立刻打电话给Mary,诚心的向Mary道歉。
很多时候,人们都在习惯性地出现了错误以后,先试图把责任归咎于别人,而很少思考自己的原因。
这样做不但对改进工作没什么用处,反而会引起伙伴们对自己的抱怨,无形中增加工作上的阻力。
但是故事中的王经理最后能够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勇于承认错误,也就能更加得到伙伴们的尊敬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意思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我们在为人处世跟客户的沟通中也应该如此。
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为学者做报告的时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丁教授正站在讲台上,此时传来学生提问:丁教授,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教授思考后从容坦诚地回答道:不知道。
学生又问道:那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教授回答道:不知道。
该学生继续问道:“那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教授回答道:不知道。
丁教授大可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但他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
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亲自践行了为人处世之自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他的坦诚回答,彰显了他对学问的严谨和智慧,从而也赢得了别人的敬重!
而某些营销人员在面对客户时,却经常在不经意间违背这个道理······
Mary不知道Amway产品怎么使用,却不懂装懂,给顾客留下了很不专业和很不诚信的印象。
如果客户按Mary的说法去使用,是达不到产品特有效果的,到时候更会影响了客户对产品的信任。
可见,不懂装懂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顾客李小姐手里拿着Amway的产品,走到Mary面前问询产品的使用方法。
Mary面对顾客对产品的问询谦虚地微笑道:嗯,这款产品是效果不错呢!不过,李小姐,由于我才刚入行,对这款产品还太不了解,我现在马上帮您咨询一下,然后给您答复可以吗?
李小姐微笑着点头认可:好,那谢谢你了,你们Amway的营销人员服务态度可真好!
在这个案例中,Mary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大方地承认了自己的不知,但却给客户留下了坦诚的好印象,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伙伴们平时一定要认真了解产品知识,但如果遇到确实不知道的问题,要实事求是,不可随意编造敷衍客户,并能积极地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才是真正的大智!
为人处世之自谦——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这句话是说,谦虚礼让的人,就会有很多人跟随他;骄纵傲慢的人,就会有很多人疏远他。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就是一位谦虚礼让的人,所以他的追随者无数,关于孔子谦虚礼让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一则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孔子与一弟子坐在马车上前行。一个孩子挡在了马车前,孩子的前面有一个用碎石垒的小城楼。
马车停下来。镜头摇至马车正面,弟子指着前方小孩,说到:“夫子,您看,有个小孩挡住了去路。”孔子看着前方,眉头蹙了一下。
孔子站在孩子面前,孔子说:“小娃娃,能否让开一下?你在路当中玩, 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孩子抬头看着孔子,手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孩子手指方向下,是碎石搭建的城。
孩子眨了眨眼睛又问:“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镜头右摇,孔子捋着胡须,锁眉沉吟到“这?~~”孔子笑起来,对着小孩问:“你叫什么?几岁啦?”
孩子抬头答到:“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着弟子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作为大思想家,教育家,跟随他的人不计其数,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博学多才,同时也因为孔子谦虚的品行 。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即便是对一个几岁的小孩都抱着谦虚礼让的态度,令人折服。
我们Amway的伙伴们平时在为人处世中,也应该抱着谦虚的态度,不骄傲自满、盲目自信,这样才能积聚人气,让大家亲近自己。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Amway的两位营销伙伴的事例吧:
李老师以领导者身份自居,对下属态度不佳,教导方式生硬刻板,导致众人都不愿意跟他亲近,与他合作;
而王老师耐心教导、关心下属,对下属积极鼓励,让大家都愿意跟他交流沟通、与他合作。
我们ABO在与人相处时,一定要谦虚礼让,做到劳谦虚己,才能得到别人的追随,取得更大的成功。
为人处世之自律——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不能自律,何以正人,这句话出自唐朝张九龄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意思就是说,人如果不能自我约束,又怎么告诫别人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许衡是如何在乱世给我们诠释“不能自律,何以正人”的道理的吧!
盛夏的一个午后,烈日炎炎, 许衡和友人在烈日下行走,额头上淌下大滴大滴的汗滴,突然看见远处有棵梨树,友人纷纷爬上树去摘梨。
许衡淡然自若的坐在树下不动。
同伴不解的问道:为何不摘梨解渴?
许衡答曰: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同伴哈哈大笑,说道: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
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为许衡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了。
有的人或许会认为许衡的做法迂腐,非也!
有道是“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身为难民,许衡仍然能够做到“义不摘梨”,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
我们身为ABO,在面对一些诱惑和眼前的利益时,同样需要做到自我约束,严于律己。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些发生在我们Amway的小故事吧:
珊珊出现在Mary的家门口,内心独白:我上次对Mary那么过分,她会原谅我吗?
Mary开门后见到珊珊,表情先是诧异,后变为微笑着迎着珊珊进来。
珊珊:Mary,我这次是来跟你道歉的,上次我刻意夸大产品功效,而你当时好心劝说我,我却对你……说到这里,珊珊不好意思得低下头。
Mary摆摆手,微笑着说:没事的,劝说伙伴不走歪路,也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一个和谐团结的大家庭嘛!
珊珊赞叹地点头,表情变为沮丧,继续说道:上次我因为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夸大产品功效,结果被公司通报批评了。你能告诉我,我应该怎么避免这类的错误呢?
Mary:珊珊,你还记得我们Amway开展的“自律自强在安利”的大型专项行动吗?
珊珊点头,开始回忆……
不自量力的囤货行为;鼠目寸光的削价模式;迷失自我的个人崇拜;骗人骗己的造假现象;破坏和谐的市场干扰;虚而不实的浮夸行为 ……
Mary拍拍珊珊的肩膀,微笑点头:珊珊,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好!
Mary继续说到:其实以上伙伴的案例,包括你的,几乎都违背了自律自强的原则。人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言行,岂不是会损坏我们企业的根基?
其实我们Amway公司,一直在用“自律”来要求自己、员工和营销伙伴,自律不仅是对企业的要求,更是对企业每一份子的要求。
只有做到“自律”才能在前进的道理上不走弯路,才能使我们Amway的基业长青!
请我们ABO时刻铭记和遵守“不能自律,何以正人?”的道理。
“自律者胜”,相信在“自律”的规范和要求下,我们ABO和Amway公司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