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攒的钱是花钱的4.5倍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首份《90后攒钱报告》中显示,92%的90后每个月都会有结余,80%的人会将结余进行理财;对比他们的余额宝和花呗则发现,90后每月在余额宝攒的钱,平均是其花呗账单的4.5倍。
这份报告显示的结果显然颠覆了人们对于70后存钱,80后投资,90后负债,而90后的父母在替孩子还贷的普遍认知。作为“跨掉的一代”的代言人的90后,不仅没有乱花钱,且绝大多数90后都有结余,每个月都能攒下钱,还早早掌握了理财技能,会薅支付宝的羊毛。90后用实际行动表明,社会理财观念在进步,人们不再羞于谈钱,而是更积极地接受理财知识,主动打理自己的财产。
(二)理财观念萌芽早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拥有积极健康的理财观念非常重要。我们身处市场经济制度下,一辈子都要跟钱打交道,不仅要会赚钱,也要会理财,掌握最基本的财富保值增值技能,才能抗御通货膨胀风险,确保财富不会被动缩水。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学习理财知识,通过实践掌握各种理财技能,这都是需要花时间,投入精力的。90后虽然赚钱还不多,但有积极学习理财知识、提升个人能力的态度,这也是在给未来打基础。
在“钱生钱”这件事上,90后们的态度比自己的父辈们更为积极。《90后攒钱报告》显示,90后并没有网民印象里的那么“败家”,90后首次开始理财的年纪平均是23岁,绝大部分人会在上学至毕业后的两年内就接触理财,比其父母辈第一次接触理财早了整整10年。
根据余额宝的数据显示,90后人约月转入余额宝高达8次,平均比自己的父辈高2次,月均存钱也比父母平均多出1000元。随时有钱、随时理财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三)理财小妙招
90后是习惯信用生活的一代人。利用透支和还款的时间差,保持现金流的充裕,赚得一定理财收入,合理利用金融杠杆来实现利益最大化。那理财具体有哪些小妙招呢?
1)控制欲望
90%的90后使用花呗并不是因为想要提前消费,而是抱有想要“省钱”和“占便宜”的心理。他们消费也比外界想象中更为理性,九成90后在调研中说“买生活必需品外的东西,会充分考虑经济状况”。
2)善用折扣
商家进行打折活动或者会员活动很多,90后经常会巧妙的利用折扣薅羊毛,比如双十一的购物津贴,花生日记等分享购物券的app。
3)知识变现
蜻蜓FM上有1.83亿年轻人平均每天至少花132分钟在上下班通勤、早晚洗漱等碎片时间通过音频拼命汲取各类知识,电子书、新闻与历史等内容。
4)学会投资
定期买些基金或者其他理财产品都可以,这一部分是对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的资金的一些投资理财,为了实现更大的财富收益。
5)留有余钱
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你必须要拥有一定的资金储蓄,这个资金储蓄量是多少呢?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的是家庭最少拥有自己至少6个月总支出的收入储蓄,只有这样的话才能确保在出现问题时候,不会因为没有储蓄让自己的生活陷入比较困顿或者停滞的状态。
热爱生活,享受消费,也能理性“攒钱”,90后构建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经济生活场域。不要试图用任何一个简单的概念来界定90后,也不要用单一的形容词来圈定90后,这或许《90后攒钱报告》带给人们的最重要启示。归根结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奋斗,走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每个人的梦想和努力都不应该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