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简式入门(三)
李宝臣整理 (接上期)
六、禅宗之“五家”“七宗”
我中国之禅宗门类甚众,俗言“五派”、“七流”,或云“五家”“七宗”。“五家”者乃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诸宗是也。又有临济所分支“黄龙”“杨岐”二派,故云七宗。派,合称为七宗。
禅宗自初祖达摩之始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而后,化为六祖惠能之南宗和弘忍之另一弟子神秀之北宗。中唐而后北宗渐衰而南宗日隆。遂衍生出“五家”“七宗”。
“五家”“七宗”之流脉
中国禅宗始自五祖弘忍之二徒惠能及神秀。弘忍圆寂后南北二宗遂成,历经大唐盛世,二宗皆隆。时逾二百余年。其时王朝亦尊崇佛教,现百家争鸣之状,渐而出现“五家”“七宗”。其时,南岳怀让一系现有临济宗、沩仰宗二家,青原行思一系有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三家。唐宋之时尤以临济宗和曹洞宗为盛,有“临天下,洞一隅”之说。若以今论,存续久远或上善者为此,余则不足与论。当初,达摩祖师传法与慧可之偈语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达摩一语成谶或惠识未来,不然焉知此后有南派禅宗之五叶而自一花?而后临济一宗有衍黄龙、杨歧二派。是谓“五家”“七宗”。
一法化万法,万法而归一。虽诸门各有其法,然其本源一也。故久分而和
,精华者存,难以自证者亡矣。故沩仰、法眼二宗于宋元之时衰微不存。唯临济、曹洞与云门三宗生生不息,为今人所叨念,为今之禅宗主脉,为四众所禅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