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时候,我在本地某家大企业的中心支公司上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某天,省公司发来一台复印打印一体机,那是给我们公司打印专用的。那玩意加包装和一起估计有一百五六十斤重。货运公司把一体机拉到公司楼下,打电话让我自己去取。我请他帮忙送到公司三楼,因为单位没有电梯,我一个人抬不动。那位送货大哥说,这不是我的活,干不了。说完便上车走了,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没办法,只好爬上三楼请同事帮忙。正巧,那天中心支公司老总对其他部门工作很不满意,心情不好。我走到公司大厅的时候,他拉着一幅扑克脸告诉我:小龙,你负责做会议记录,立刻、马上。当时,我已经看到同事们陆陆续续进入会议室。
按规定,做会议记录确实是我们部门的事情。但我总不能把一体放在楼下,怕丢失。而我们部门只有两个人,除我之外还有一个老大哥,腰不好,自打我进入公司,除了自己吃饭这样的事情,其他大小事务他都不伸手了。
我把一体机的事情向老总做了汇报,表示需要请一个其他部门同事协助。老总说,一个人都不能邹,天大的事情也要会后再说。没办法,我只好说去准备一下。
同事们看见老总发货,一个个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头都不太一下,不要说帮我下楼抬机子上来了。出了会议室,我直奔楼下,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洪荒之力,抱着一体机就往楼上跑,几分钟就把机子放在公司办公室。匆匆忙忙准备好会议工具出门,也不耽误开会。
会后,我看了一下一体机资料说明——净重85 KG。
要是放在平时,我怎么也不可能一个人把85公斤的一体机抱上三楼的。不管出于责任还是压力,当时的我就是把它搬到了楼上。这就是一个人的潜能,当你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某件事的时候,或许仅是你为自己的设限罢了。
很多人总是习惯性地说,我不行。其实说这句话的人,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两种。
习惯性找借口,推脱责任。
特别是在职场上,有的人为了逃避工作,总爱习惯性地“退缩”,面对新工作、新任务,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分析和了解,而是先想到可能会增加工作量。一旦自己接收到新任务,可能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准备、查资料、做研究,需要放弃较多休息娱乐的时间去加班。
如果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可能还会受领导批评。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浑浑噩噩,慢慢养成了推脱责任的习惯。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性说“我不行”。
实际上,除了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只要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完全可以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这叫做触类旁通。再加上个人努力融合和锻炼,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完美的。
不自信,觉得自己做不到。
人的自信心大多数来自于对本专业的熟悉程度,还有成长环境的熏陶。当一个人面对陌生领域的时候,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定不安和恐惧。
有的人面对未知的东西,怀有很重的好奇心,愿意去了解和摸索。而有的人却更愿意偏安一隅,躲在自己熟知的领域里,如鱼得水地活着。
我村里有很多伙伴外出,在鞋厂打工。开始的时候,由于学历不高且没有特殊的技能,多数人进厂都是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包装、杂工等。某年,我在广东和他们一起过年的时候,发觉有一部分人已经可以很好地掌握鞋子生产的技术。其中有位表示,年后他要去学习一下鞋类设计,争取做一个鞋类设计、打板的大师傅。
当时,周边有的朋友就开始笑他不自量力,认为他们这些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师傅。当时我就反驳这些伙伴说:
“我觉得你们可以做大师傅的。以前大家做的都是杂工,总觉得那些技术工很牛掰。现在你们大多数人成了技术工,你们也会觉得管工很牛掰,你们一辈子也做不到。而事实上我们周边已经有人做了管工。现在你们觉得自己做不了大师傅,只是你们没有去尝试罢了。做鞋子而已,又不是造原子弹,你们做了那么多年,只要学习一点专业知识,肯定可以做大师傅。”
几年过去,现在村里小伙伴们,有的成了管工,有的成了大师傅。每年回来的时候,谈起鞋类产品,各个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显得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