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距离你我所拥有的小平凡还有很远,在闷不透气的艰辛里生死煎熬,我们这些极普通的人所自认为的平凡,已经是他们向往的天堂了。
——有感于《无名之辈》
前阵子《无名之辈》很火,是部好电影,朋友圈开始陆续有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以《无名之辈》影片内容为中心,告诉大家要“与平凡和解”,不要折腾。
作者这个角度挺有意思,如果是放在别的什么事例上,可能也说得通,知足常乐总还是好的,但是用在《无名之辈》的主配角里,就太不合适了,这么说吧——根本不搭调。
那篇文章转发率很高,热门10+,虽然我不知道转发的人有没有看过《无名之辈》 ,是不是也如那篇文章作者一样,得出“这一生,我们都将和自己的平凡和解”类似的感悟。
但我看完了这部电影,并不这样想,无论是从影片本身还是延伸感悟,都没有“和平凡和解”的念头。
平凡——意思是“平常;普普通通:平凡的工作|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摘自搜狗百科)
人在中年又没有太多文化的马先勇只是个工地的保安,但他执拗地希望当一名协警,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心力,嗯,可以说是倾尽全力,父女反目,险些丧命。
笨劫犯“眼镜”和“大头”二人组合抢了手机店后,逃跑躲进了脖子以下完全瘫痪无知觉的马嘉旗屋里。
一心求死的马嘉旗不断刺激性格急躁的“眼镜”向自己开枪。
那篇文章的作者觉得《无名之辈》告诉大家的是:有些人不怕死,就怕平凡。
可能他的依据是“眼镜”的抱负:蒙面抢劫财物,做大做强。
但是,请去看这几位主要角色的背景,马先勇、“眼镜”、“大头”——他们都来自于社会的底层:没有文化,难融入城市,在迷茫里挣扎。
马先勇在他力所能及的方向上竭尽全力,他的女儿学费已经欠费很久,妻子死于之前自己的一次酒驾车祸中,亲妹妹马嘉旗也在那次车祸中瘫痪,为了女儿和妹妹都能有好一点的生活,他还借了十万元在所守工地的老板的项目中,买了一套带电梯的房子,以方便妹妹以后出门。
只不过,房子没等来,老板却跑了。
“眼镜”和“大头”两个笨劫犯,之所以如此犯蠢,是因为是法盲,从偏远的农村来到城市讨生活,没有什么文化(“眼镜”在马嘉旗家里翻看的书是一本带图片和拼音的小学生版《水浒传》),“大头”恋着的要娶的人是一个村出来在城市里做按摩女真真。两人本身都是仍存善念的“恶人”,这一点可以从二人在和嘉旗相处的片段里看出来,比如,嘉旗尿失禁时二人的反应,嘉旗想自杀时帮忙实现拍照的愿望等等。
这几个人,拼了命地挣扎,都不过是想过稍微正常一点的生活罢了。
既然平凡即平常,平常即正常,那如今他们正处于社会底端水深火热煎熬中,他们挣扎,恰恰就是想追求正常的生活:吃得饱,穿得暖,有地方住,工作收入能维持生活,最好还能为未来有所准备,能够在生活及工作里有着基本的尊严——这才是平凡,但是他们没有。
在现在这个社会,没有背景又没有拆迁,没有一夜暴富没有突出手艺可变现,还没有文化,这就等于没有立足之地了,他们站都站不稳,让他们哪来甘于平凡的佛系心态,与平凡和解?
要我是马先勇,我不但那么搏命,我还得去卖血呢,肾先留着。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众生皆苦。
在写这篇短文之前,特地翻了一下“社会底层”的含义,你们自己也去翻一下吧,在我的理解里,是指那一些翻身希望极渺茫的人们。
我们不能去劝说他们知足常乐,应该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走,哪怕走得慢,摔得惨,拼掉半条命,也要挣脱生活的泥潭,不是吗?
值得一提的是,“眼镜”后来在监狱服刑期间沉迷看书,近视了,成了真正的眼镜男——知识改变命运——但愿生活里也有如此结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串台一下,还记得2007年的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吗?
想像一下,如果当初许三多的父亲没有执拗地让他当兵,许三多自己以及他的一家人,一辈子都将生活在下榕树的家里,娶不上媳妇,困顿一生。
不过真正改变这一切的并不仅仅是许三多父亲的决定,还有许三多坚守的“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如果一件事有意义,再苦再累再难,还是要努力争取的。
马先勇连早餐都可以吃警察朋友们吃剩下的,也要借钱买电梯房,不过是为了瘫痪的妹妹能方便出门。
谁又不希望生活的好一些呢?平凡就是努力,随波逐流无所事事——那叫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