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武志红说:“为什么会有巨婴?就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生活越位,子女对自己的责任缺位。”
01
“直升机父母”,意思是说有些父母像直升机一样,随时在孩子的上空盘旋,介入孩子的一切,在孩子即将遇到困难时马上降落,为孩子解围。这种无处不在,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为孩子“排忧解难”的父母,就被称作为“直升机父母”。
据一项广泛开展的育儿调查显示,1万个被“直升机”养育方式教育成长的成年人,有84%的人无法承担应承担的责任,有57%的人觉得孤独,有51%的人感到焦虑。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员妮科尔·B·佩里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422名儿童展开8年调查。结果显示,“直升机父母”始终“认真指导”孩子选择什么玩具,应该怎么玩,怎样收拾玩具。
综合分析发现,2岁时被父母过度监管的孩子,长到5岁时情绪和行为自控力更差。相反,5岁时情绪自控力更强的孩子,到10岁时更少出现冲动等情绪和行为问题,社交能力更强,成绩更好。
佩里表示,父母在孩子学会独立管理情绪和行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过度控制甚至亲自动手帮孩子度过“情感困难期”,容易阻碍孩子自我调节能力发展,更容易对家长产生依赖。家长应该克制“爱管教”的冲动,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调节和处理情绪与行为问题。
02
直升机父母分很多种类,有的在生活上过度操心,有的在学校上过度干预,有的在人身安全方面过度关注,还有的在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过度保护,反正是尽一切可能不让孩子犯错。他们天天接送孩子,隔三差五地给老师打电话,或者没事往学校跑,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在家长的掌控之中。他们为孩子安排各式各样"对他好"的补习、活动,深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线上。
在综艺节目《四大名助》中 ,曾有位“直升机妈妈”,讲过她严格的育儿模式:她每天监督孩子做作业,学英语,强迫孩子在10点前完成任务,周末的作业必须在周六搞定。她守在书桌边,目光凌厉,紧盯儿子,像个严格的监工,觉得他不认真时,就举起衣架,对他劈头盖脸打过去。
结果,她10岁的儿子,受不了这种“贴身监控”,在英语作文里愤怒地写道:“妈妈很贱,我要杀掉她,杀掉两次,杀掉三次。”
2013年,河南周口的学生小高,以40万的价格,雇来凶手刺杀父母。因为他们随时干预他的生活,催他上进,简直无处不在,让人倍感窒息。
而重庆的中学生小蒋,天天在家人监督下学习,略有顽皮,就被罚跪一两小时。小蒋忍无可忍,暴怒之下,竟抄起刀来,砍死了亲爹。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发现:父母对孩子过严、过细的长期管教,是很多孩子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的过度约束、教育,会让孩子受到持续劣性刺激,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直升机”式的监管,不但让孩子压力爆表,还会让他们在生活中柔弱无力。
03
曾经有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指出,82%的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1/3的国内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夸张的程度,可即便是这样,仍有许多父母还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到最好。
这些直升机父母只看到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还不够,却没有看到孩子因被过度管制眼里迸发出的怒火。
前几年,有则热点新闻刷爆网络:沈阳姑娘小菲,被南方一所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录取。换了别人,一定乐坏了,她却决心复读,谁劝都不管用。因为,她的“直升机父母”,从小对她贴身照顾,她连碗都不会洗,“离开家不知道怎么活”。而镇海的一对80后新婚夫妻,因为父母过度关照,缺乏基本生活技能,竟天天为了谁洗衣服谁做饭这种小事,吵得雷鸣电闪翻天覆地。不到三个月,他们就吵崩了,闹到法院要离婚。
《变形记》里,一个叫刘思琦的女孩曾引起网友热议,16岁的她,身体健康,四肢健全,却要保姆喂饭,穿衣服。连剪个指甲也要妈妈帮忙才能完成。而这些事很多5岁的小孩都会做。刘思琦的父母,把她养成了一个妥妥的巨婴。
一项研究发现,如今所谓的“Z世代(Generation Z)”,即如今16岁到22岁的年轻人,正在挣扎着应对自己的生活,而他们黏人的“直升机父母”可能需要为此承担责任。
美国作家杰西卡莱西所言:父母要退后一步,给孩子空间去成长和完善,激励其自主性,让他们体会自己专属的胜任感和存在感。这样,孩子才能拥有独立面对世界的乐观、智慧和勇气。
04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来自“直升机父母”家庭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焦虑、更以自我为中心、更难于接受新事物,同时缺乏必要的冒险精神。
除了毁掉孩子的自信,被毁掉的还有孩子的探索欲和冒险精神。左拉说,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7日报道,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调查了335名离家入学的新生,结果发现,那些认为父母过于干涉,没有给自己太多独立空间的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过渡更焦虑,心理负荷、金钱以及他人是否喜欢自己的担忧更强烈。
直升机家长全方位的照顾孩子,其根本原因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这个做不好,那个也不行,这种不信任会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底,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毁掉了自信。
他们倾尽所有去帮助孩子扫清人生路上的障碍,希望孩子能按照他们的规划和步调走,一旦孩子出错就横加指责,不接受孩子的质疑和反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性的依赖父母。没有自己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为什么会有巨婴?就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生活越位,子女对自己的责任缺位。”
05
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曾提出一个概念:刚刚好的妈妈。
意思是,生活中,你不需要做100分的完美家长,像直升机那样,时时刻刻围着孩子,照管孩子,对他无微不至。你做到60分就够了。
这样,孩子就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得到更好的成长体验;而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不至于累得精疲力竭。
于是,孩子自由快乐,家长自在轻松,大家都充满了正向情绪,就会彼此赋能,生活得越来越积极。
作者刘娜曾说:“爱是温暖的理解和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控制和占有,裹挟和监视。”
松开手,退后一步,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体验。让孩子勇敢前行,只在危难时才施以援手。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本能。如何恰当地爱,才是本事。不做直升机父母。教孩子用自己的翅膀去飞翔,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