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人在创造自己世界的过程中,分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先是在婴幼儿时与母亲分离,这包括刚出生时与母亲肉体上的分离,也包括三岁左右之后,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
接着是原生家庭分离,只有完成这个分离,一个人才能以一种“我的世界我说了算”的主体感,去建设自己的世界。
分离中父亲的作用
前文中说到,成长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从出生到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至少需要三次分离。
前两次都和妈妈有关,一次是出生,与妈妈身体分离;一次是三岁时,形成自己个性的雏形,与妈妈在心理上分离。
之后就是和家庭的分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常是持续到18岁,但现代社会严重拉长了一个人的成长阶段,所以这个分离过程也被拉长了。
在第二和第三次分离中,父亲是关键。
首先,父亲会和母亲与孩子构成一个三角关系,这会撑开母子关系,使这个关系不坍塌成一元的共生关系。
其次,孩子会将母亲感知为自己的内部空间,而父亲不同,父亲是自己世界之外的第一个“他人”,所以父亲象征着外部世界。
因此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雏形。因此,父亲要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向外部世界,帮助孩子与外部世界建立关系,同时又敢于在外部世界中竞争。
第三,因为有父亲在,并且父母关系好的话,孩子就可以放心地走向外部世界,而不必太担心妈妈。
如果妈妈自我太弱,父母关系又差,孩子在走向外部世界时,就会觉得像是更严重地背叛妈妈一样,甚至会担心妈妈的安危,这时孩子走向外部世界就会很困难。
分享一个武老师的观察,他现在在全国各地有几家心理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体系一共有近百名心理咨询师,基本都经过他的面试。
面试中他发现,他作为男性权威,经常会让一些年轻的咨询师对他产生各种投射,例如很容易把他当做父亲来投射。
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位年轻的女咨询师说,她在和他面试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坐在悬崖边,悬崖下是一条宽广的河流,河流就要通向大海,河上有一座长长的大桥,桥上云雾缭绕。
她对桥那边的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同时又有些胆怯,但她身边坐着一个面目不清的男人,那个男人好像是一位年长的男性,有他的陪伴,让这位年轻的咨询师感觉好了一些。
他们试着理解这个梦,这位咨询师很自然地说:“武老师,这位年长的男性应该是您,您像一位父亲一样坐在我身边,好像要给我讲桥那边的世界是怎样的,并且要送我去跨越这座桥。”
她还有一个联想,这位年长的男性不能和她一起去走这座桥,因为他要回家陪妈妈,这样她就不用太担心妈妈,而可以一往直前。
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女性咨询师会对她有这种投射,男性咨询师也会,在这种投射中,作为男性权威,他兼具两种功能:带他们走向外部世界;留在家里陪妈妈。
提供规则和秩序的父亲
除了这两个功能外,父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提供规则和秩序。
前面介绍过,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父性和母性不同,母性指向融合,父性指向分离,母性指向容纳,父性指向秩序。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在武老师看来,这是因为父亲和母亲有不同的隐喻。
母亲被孩子感知为自己的内部世界,最初孩子也的确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父亲被孩子感知为自己的外部事件,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规则。
上一个主题空间中,一直强调,要守住你自己的空间,要创造你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
可是我们有时会进入别人的空间,有时会与别人共享一个空间,那这个时候怎么办?要力争自己说了算吗?
当然不是,虽然大多数人可能想这么做,也的确在这么做,但这样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每个人要守住自己的空间,而在我们共同的空间里,就需要建立并尊重规则。
母亲被孩子感知为内部世界,母性也追求融合,而女性的感性与重视情绪一样也指向关系,这时规则就变得不那么重要,或者这时的规则也是不够清晰的。
相反,父亲被孩子感知为外部世界,父性指向分离,而男性的理性与逻辑化也是指向秩序,这时规则就变得很重要,而男性也容易去建立各种规则。
建立怎样的规则?
母子共生是一元关系,在一元关系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算,而其他人没有话语权,就像是被吞没了。
六个月到三岁的分离与个性化阶段,可以视为二元关系,孩子已经知道母亲和自己是两个人,这个阶段的特点,其实就是争夺控制权,但如果控制权彻底归于一个人,二元关系就会坍塌成一元关系。
到了三岁后,父亲开始介入母子关系,由此就有了构建三元关系的机会,规则也将逐渐确立。这个规则应该是怎样的呢?
规则有两种,一种是严重偏于某一方的,这时关系就会从复杂的三元关系再次坍塌成二元关系乃至一元关系。
另一种规则是基本公平,甚至像是一个“神圣第三方”约束关系中的所有人。这时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二人关系,再加上规则,就构成了一个三元关系。
所以当一个家庭构建规则时,最好有“神圣第三方”的含义,是来约束每个人,而不是只用来约束孩子。
并且,无论怎么去构建规则,都需要有一个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在这个独立空间内自己说了算。
如果规则由第三方有“神圣第三方”的含义,就得保证这个基本点,不能保证这一点的规则,就不可能是“神圣第三方”。
武老师有了解到,有心理学者在也在讲三元关系,认为只要有规则在,就是三元关系,例如中国传统的一些家庭规则。
对这个说法武老师很难苟同,因为他认为有着权威主义和重男轻女特点的传统规则,缺乏“神圣第三方”的含义。
真正实施起来,容易极大地加重大家长的权威,伤害女性的权益,当规则严重失衡时,一个家庭就容易从三元关系坍塌成一元关系。
当然实际情况总比理论要复杂很多。首先,一个家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是父母所创造的,作为创造者与心智相对成熟的人,父母自然也是规则的构建者。
其次,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照顾,需要成年人帮助他们识别并避免危险,这个时候也需要父母给孩子立一些规则。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孩子总是要离开家庭,进入社会的,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理解并接受社会的一些基本规则。
在孩子教育中,武老师支持要给孩子爱与自由,但不认为要给孩子绝对的爱与自由,家长向孩子传递一些规则,教孩子去尊重一些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时候,这些规则就是父母个性的表现,缺乏合理性,但这仍然有一个基础存在——这是父母所创造的空间,作为这个空间的创造者,父母自然会给自己这个空间赋予他们个人的特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可避免的会对父母的空间以及一些规则不满,而这也会成为一个动力,推动着孩子离开父母的家,去现实中赢取自己的一个空间。
同时,对父母而言,你们邀请了一个新生命来到你的空间,就需要尊重这个新生命,尊重他的个性,给予他的个性以展现空间。
同时让你们所在的空间像一个好容器那样,在孩子遭受挫败时,支持他,在孩子成功时认可鼓励他,最终让他有力量进入到现实世界,去创造自己的世界,也会对原生家庭有所贡献。
父母养育孩子时,就是与孩子不断分离的过程,孩子弱小的时候,与他联系紧密,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就需要尊重孩子天然分离的动力。
关于父性和母性,还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说法: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
武老师认为,这也是表达了不同的部分,母爱容易限制在家庭内部,无条件意味着融合;而父爱的重要功能是将孩子拉入到现实世界中,去竞争去合作,这时就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合理的条件,意味着秩序与规则。必须要补充的是秩序与规则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这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爱与融合,只有秩序、规则与分离,那生命就会像是荒漠。
总结
1.父亲对孩子来说,具有三大功能,第一,带孩子走向外部世界;第二,留在家里陪妈妈;第三,提供规则和秩序。
2.在共同的空间里,需要建立并遵守规则。构建的规则最好有“神圣第三方”的含义,是用来约束每个人的;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说了算的独立空间。
3.在孩子养育中,要给予爱与自由,也要向孩子传递一些规则,教孩子去尊重规则。
4.秩序与规则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这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爱与融合,只有秩序、规则与分离,那生命就会像是荒漠。
思考
父性投射,看着这位女咨询师的梦,我感觉特别熟悉,好像就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会有这种熟悉感呢?仔细回想,我想到我小学时候的老师,小学时,我就把他作为父亲投射的。
父亲在一个孩子的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会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与性别认同。
如果父亲缺席的话,孩子会生活在一个有姥姥、妈妈,奶奶、幼儿园阿姨等女性构成的世界中。最少一些男性应有的坚毅、果断与掌控,明确自己的性别角色。
规则与秩序是一座桥,但爱让它柔软。父亲就像一个人与这个世界的过度空间。在这里学会规则与秩序,走过这道爱的桥梁,去建立自己的三元关系,创造自己的世界。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