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召开了个小组长会,小组长是班级得以正常运转的中坚力量,从每天的打扫卫生、各科作业收缴、自习堂纪律维护,到各种统计、各种调查,常常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常常都是压到小组长这里,他们是班级各项要求的直接执行者、落实者,事情多、杂、碎、烦。开学两个多星期来,应该是各种问题暴露的时候了。
每个小组长一一汇报一下本小组出现的问题:
1、作业收不起来,特别是一些小科目副科作业,总是收不起来,催几遍都不行,这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凉拌了,你又不是他爹他妈,又不是老师,即使是老师,也无法解决某些人不能及时交作业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常态,特别是进入了高中,难度加大,大家的学习习惯差距也慢慢拉开。无论如何,无论何时,这种问题几乎都会存在,一定有少数几个同学,他们根本无法做到每科作业及时完成,特别是那些相对的所谓副科,相对于语数英三主科,这些学科所占分值没那么高,如果老师催得不急,往往都会放在最后去完成,本着主次、缓急、轻重的基本原则,一定会有些在语数英三科学习吃力的同学,根本无法完成理化生政史地这些科目的作业,尤其是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学科。所以,做为组长,第一是尽职尽责,因为组长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给大家提供交作业的方便,同时还要起到督促、管理的责任,责任要尽,交不上的要催,催不上的,当然就不催了。不能因为个别同学的问题,让自己产生了烦恼,比如,我们组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怎么这么不知道努力呢?这个思想不要产生,因为,高中与大学存在的目的,就是让人分流,有些人能各科从容搞定,那么他就进入相对好点的大学,有些人紧紧张张能搞定,那么他就进入相对次一点的大学,有些人怎么努力就是搞不定,那么他就进入比较差一等的大学,社会给每一类层次的学生都准备好了,我们做为一个小组长,只需尽到自己的职责就行了,要明白,人与人是有差异的,要接纳这种差异,如果本小组内没有差异,那是一种荣幸,如果有差异,那是一种常态。总之,作为收作业的小组长,在收交作业方面,做最好的自己,尽好自己的职责,这就是对学习吃力的同学最大的帮助。帮助,但决不是拯救,决不是替代。做事,但尽本心,不要越过本分。如果小组内能够形成学习上互相探究、难题互相讲解的氛围,那是最理想不过。但不要刻意追求,要刻意追求的是学会接纳与包容,做最好的自己,其他都不值得刻意追求。
2、卫生值日,明明分工好了,却总有人记不住自己的分工,一到值日就会混乱,这个干了那个人的活,那个来了没活干。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你组长没有把事情处理好啦,这是个你的工作艺术的问题,你只需要把小组内分工做一张表,贴在桌子上,一到值日,直接看表不就行了。还有你们各科作业收交的分工,收作业不是小组长一人的事情,那么多学科,当然要分工一下,不同的人负责收不同学科的作业,这样每个人都为组内他人进行服务。有分工,有合作,每个人都在转换自己的角色,同时也都体验不同的角色。
3、我们小组自习常有人说话,甚至小声唱歌的,怎么办?
自习课有人说话,这是所有人最最讨厌的事情了,出现了,就必须非常及时地管,要制止,虽然我们有值日班长,但不能只靠他们,毕竟他们坐在讲桌后离得远,所以组长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必须及时维护本小组的纪律。就目前我们班学生的总体素质,基本不会出现你去维护而他不配合的现象。这就是有素质的表现。然后还要看到,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说话,会违纪,会不讲规则,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兴奋的时候,人在兴奋的时候,会忘乎所以,会听不到铃声,会记不住时间,会忘记规则与纪律,所以这个时候话多,兴奋,甚至大声喧哗。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最最需要制止的时候,如果你不制止,就会一直乱下去。如果及时制止,就会很快平息。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管理。二是愤怒的时候,人在愤怒的时候,同样也会忘乎所以,一反常态,大吼大叫,失去理性,不要脸面,这个时候,不要去制止,因为一旦制止,就很容易发生冲突,要么及时报告老师,由老师来处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情绪一般人是控制不了的,所以小组长莫要管。三是事多的时候,因为事多,于是念多心杂,言为心声,话必然多。此时也要制止。且反复制止,其念不息,其嘴不宁。这也是最烦人的时候,所以我们倡导极简主义,少事、少念,无忧、无扰、无杂、无染,这样的集体简单而高效。所以要管,管,一定会遇到有人不听的,其实多数不是不听,而是兴奋没有降下来,心中杂念没有息掉,所以给管造成了麻烦。但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个原则,我们管的本质不是管,我们只是服务,为小组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即利他又利己,实在不听管的人,我也不用管,这种人他妈也管不了,一个人素质的提升,有家庭教养的因素,有个人行为习惯的因素,有我们班级管理的因素,但是无论多么严格的班级管理,阻止不了人们心中的杂念,因此,最有效的管理,是创设良好的“他律氛围”,我们不是要你去管,而要通过我们的服务行为,创建一个班级氛围——人人都在静静地学习,人人都在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这个氛围一但形成了,那些心事杂念多、总想说的人就会形成自律,是氛围,在提升大家,是大家在营造氛围,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管得越多,可能越没有效果,氛围,才是大家最要努力悉心养护的。谁破坏了氛围,谁就是班级最大的破坏者。组长、班委,都是在为了班级氛围而存在,每一个同学,也都是因为班级氛围,才能共同提升。当氛围形成了,深厚了,班级就无为而治了。
总而言之
各小组的主要问题,无外乎收作业、卫生值日、自习纪律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小组长虽然职务最小,但必须非常尽责,否则班级就要扣分,就不能正常运行,而有些人不听管,做为小组长要非常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
小组长最应有的心态,一是接纳,接纳不同类型的同学存在,既然是同学,就几乎注定会有成绩好坏、行为习惯优劣之分,那么,你必须学会接纳不同层次的同学,这是成长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这个心态与胸怀,那就不会成长,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怎么可能会走向成功?
二是服务,我们是小组长,我们不是要去管理谁,我们是要服务,服务,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提升,人怎么才算有价值,你的存在,能够利益他人,你的智慧,你的能力,你的技术,你的学问,你的知识,你的体力,能利益他人,才叫有价值,另外,服务是一种担当,服务的本质就是去承担,如果这个意识没有,无论你今后多么有能力,多么有素质,于这个社会,于这个世界,都毫无价值。所以要本着“我去服务”的意识去做事,我们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服务同学更好地学习,服务有作业困难的同学努力跟上,服务大家更好地维护环境,有能力的话,服务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提升,全面发展。在服务中,我们自己的价值感得到成长。
想一想山竹这场超级大台风,各个小区,各个街道,是谁在组织大家、服务大家、动员大家注意安全,注意防范,进行灾后清理等等,一定首先是各个基层干部,这是担当。没有他们,很快就会乱成一锅粥,社会很快就会失去秩序。他们的作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我们小组长也是这样。你不是要去管理大家,你是要服务大家,因为服务,所以督促,因为担当,所以要管。如果他们不听管,那是他们的事情,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这就是一个人的境界与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