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几年,一直想写点什么送给她,每次竟都不知该从何下笔。
阳光跃入窗台,洒下斑驳的温暖,仿佛要驱散这些日子冷空气来袭时落下的令人烦扰的丝丝寒意。
五月的风已极尽温柔。它小心翼翼地拂过,生怕惊扰了这春日里温馨的静谧,偶尔掠起几片于窗台小憩的花瓣凌空而舞,那轻灵娇俏的舞姿亦更衬出一隅生动的盎然春意。
春风吹动窗外树枝上的嫩叶翻转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钝响声。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窗子,想要触摸这暖融融的春光,一不小心,却也触摸到我心底珍藏着的对她的那份沉甸甸的想念——或许是那些许温暖让我想起了她拉着我的手问我冷暖时的关怀备至吧,或许是那些许温暖让我回忆起她站在小巷口凝望着我们离开还一再叮嘱“再来”时的孤独落寞吧……
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碌无暇照看我,她和那个小村子就成了我童年故事里的主角。
村子和我们居住的城市不太一样。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觉得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是相互熟识的,也都是有合适称谓的。走在小巷里看到彼此的时候,大老远就会热情地招呼起来。
若我走在旁边,她一定会先告诉我该如何称呼对方,后来遇人先打招呼便成了我的习惯——她没有多少文化,也不懂得什么教育,但那是她最初就教会我的最朴实的礼貌。
村子里有很多的小孩,无论男孩女孩,大多性格爽朗,大气豪迈。我们在天不亮的时候可能就已经精神抖擞地各自盘算着要玩的游戏,和谁一组,还有什么新奇的小计划等等。天亮了草草吃过饭就会集合讨论,各种小争执过后,最终会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快乐地疯起来。
那时候,她好像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每次我玩累了满身大汗跑回家喝水的时候,印象中她不是在洗衣服,就是在收拾院子,总是不闲着。
看到我跑进院子的一刻,她会立刻拿个毛巾给我擦汗,还会抓紧那点时间反反复复叮嘱我“慢点跑,别摔着”“快点回来吃饭”之类的话。有时候她的话我都没听完就一阵风似的又跑出去了,她也从不会生气。当时我总觉得好像除了饮食起居归她管以外,我整个人都是无比自由,无拘无束的。
有时候我贪玩,到了饭点还没回家,就会听到她一路呼喊着我的小名,声音由远及近,频率越来越快,声调也越来越高。
有时候我躲得严实,她要用很久才能找到我,见到我时难免生气地凶我几句,紧拽着我的手就往家走,生怕我又溜走似的。
从被发现的地方到走回家中,她一路都会唠叨个没完。那时我年龄还小,虽心有胆怯不敢顶嘴,但已性情顽劣似一头小牛,她那一路的絮叨都化成了我心中对被管束的埋怨……而长大后我才懂得,那唠叨里藏着的是无尽的担心,语气里藏着的是满满的焦急……
她会凶我,却容不得我受半点委屈,也许大家会认为那是所谓的“溺爱”,可我明白,那只是因为爱。
她觉得我从小不在父母身边,父母工作忙也不能常来看我,所以她也觉得对我充满亏欠——即便再无微不至,也觉得弥补不了我没有爸妈在身边陪伴成长的遗憾。
那时,如果我受了委屈,玩不尽兴就回到家关上门哭起来,她一定会不停地敲门,着急地用各种方式哄我开门,要问个究竟。如果确定是我受委屈了,她一定会带我去找那个小孩子问清楚,其实真的见到那个小孩子的时候,她并没有过多责备,更多地是交代我们“在一起不要争吵,遇到问题要商量着来……你们都是好孩子……”
只是这些不痛不痒的话,想来也并未替我出气,可是我的委屈竟会全然不见了,哭花的小脸上也会绽开笑颜,她也有了舒心的笑容。
她,总是在尽自己所能的用自己质朴的方式教育我,爱护我……
她,只是见不得我的眼泪,见不得我受委屈……
后来父母要接我回他们身边上小学,我离开了那个小村子,也离开了她。
最初离开她的我,对于这个陌生的城市,是恐惧的。身边没有了她,我只能以一个小孩子最大的勇敢去面对这里的一切,去努力适应这里的一切。
后来我有了自己固定的学习生活,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圈子,加之父母工作依旧忙碌,除了过年过节和少数周末以外,我并没有多少机会见到她。那时候我从未想过,那个突然没有了我在身边的她,那个整天围着我的一日三餐、喜怒哀乐转的她,会不会常常孤单,常常期待我回家看看她……
后来,她渐渐步履蹒跚;后来,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来……
她,是一个身高不到1米6的小老太太,虽然身形瘦弱,却有最强大的力量,撑起了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阳光依旧很暖……我想,她一定能知道我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