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
年三十,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路上的车还在往家里赶。为的是赶回家围炉,家人正翘首以盼呢!
其实,一进入十二月,特别是过了尾牙,孩子、父母、祖父母就开始念叨了,芽儿什么时候回来。这一叨念更是让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一定得早点儿回家过年。其实,在外奔波了一年,谁能不牵挂日思夜盼的亲人呢?只是把牵挂和思念深深地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是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愈发悠悠思念之情,即使是再挤的车厢也阻挡不住思家回乡的脚步。于是,一定要在年三十赶回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
这年夜饭,在国人眼里是非同寻常的,它并非简单的一顿丰盛的饭菜而已,它是团圆的象征,是幸福的象征,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象征。吃年夜饭,并非仅是为了吃饭,而是在于一种浓浓的亲情的氛围。现在,平日里我们就吃得够好了,年夜饭再好,也不过如斯。如今,不少人都因为平日里吃得太好,以致都营养过剩,什么血脂、血压、胆固醇等过高都找上门来了。许多人都不敢放开肚子吃,仅点到而已。难怪我奶奶在世时,常唠叨现在平日吃都的比过去过年还好呢。
奶奶在世时,四代同堂,分枝散叶,子孙们都争着让奶奶过来围炉吃饭。饭桌上,我们都劝奶奶多吃点儿,夹菜的夹菜,倒饮料的倒饮料。饭桌上就奶奶最年长,大家都敬重她。她很欣慰,常常忆苦思甜,会不由自主地谈起过去的年夜饭,谈起过去的生活。
如今,我亲爱的奶奶虽然过世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们心间。每每到过年时,我犹会愈发怀念之情。她一生勤俭。我们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般,虽然比起过去好得多了。但她依旧只是俭朴地过日子。我们常叫她不要太节俭,吃穿要好一些。但她总是笑呵呵地说,现在她已知足了,现在吃得比往日过年还好呢!在改革开放,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我们活儿干得很卖力,生活却过得很辛苦,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的。那时候,每年粮食都不够吃,每日三餐,吃得饭都是稀稀的,即使到庄稼收成时,也舍不得煮得稠一些。过年时,也是仅是吃些炒面条、芋头、汤圆、当然还能吃上一点儿鱼肉。仅此,我们都欢天喜地的。这是一年之中我们能够吃得上最为丰盛的饭菜了。但为此,大人们早就盘算着,怎样从平日里伙食里抠出一点点,凑成这一顿丰盛的饭菜来。因为年夜饭,在我们眼里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一顿饭,是盼望期待已久的,怎能吃得太寒碜呢?
今非昔比。如今,我们的日子好过多了,过年我们不再在乎吃,但我们对亲人团圆的浓浓亲情是亘古不变的。这也是形成春运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壮观的回家大迁徙的原因所在。每到临近春节,不分东西南北,大家都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往家里赶。
家人都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喜乐开怀。在年三十这一天,大人早早就出去采购新鲜的食品。回来后,就忙碌开了,准备晚饭。到了晚饭时分,晚饭已经准备停当,该出锅的出锅,该保温的保温。再摆好饭桌,桌上会人多的多摆上几双,人少的也要多摆上几双,大有追远怀念先人、期盼人丁兴旺的意味。饭菜端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谈天说地的,其乐融融。
可以说,如今的年夜饭已经远远超越了饮食的诱惑,成了一种表达万家团圆的文化载体,成了一种表达亲情的文化符号,成了一道寄予对新一年即将到来美好期盼的精神盛宴。
年夜饭期待着有每一个家人的参与。或许你无法及时赶到家,和亲人围炉团圆,但你也一定会闻到氤氲在年夜空中的浓浓的亲情。
年夜饭哟,即使还没吃上,但它已经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暖暖的,甜甜的,柔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