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陈寅恪《柳传》五九七——河东君患病(三七)、2025、9、15

诗文意:九月风起芙蓉巷,(河东君)正在考虑是否嫁给牧斋。(于是牧斋)拿出碧玉杯调制九转丹,如服用返魂香一样(脸上)出现霞光。红豆山庄的红豆花香气四溢,牧斋不仅风流还长寿。(于是二人结合,不久),半夜猫头鹰叫,原来是河东君有病,在床上瘦的骨骼支离。河东君如果此时去世。以后孤儿的抚养依靠谁呢?牧斋决定以三宝一样贵重的玉杯拿出来,感谢能治好河东君疾病的医生,只是因为佳人难再得。江氏的神仙法术如春风生人,骨髓返青面如桃花。(吃)一付药剂能让人美艳永驻,这个方子来自龙宫。牧斋捧着玉杯听到此处不禁大笑,当场就表示把杯子赠给江氏。(而江氏)对河东君的病症,早就胸中洞见,(服下一剂药后)嘴唇与玉杯相比,犹如兰花照在一起之美丽,(于是玉杯就归江氏了)。刻有红豆山庄的玉杯,很快就如劫灰飞走,还不如玲珑杯用的长久。像二百余年的明月清影,羽化后最终归来江氏后裔手中。如今杯子春色如旧,红豆山庄确秋草凄凄。

胡案:孙、翁二人为同一事作句,但是描述情况不同。就酒杯颜色,孙氏以为是白色:“捧出当筵光照彻,酒似丹砂杯似雪”;翁氏以为是绿色:“碧玉杯调九转丹,返魂香晕霞文紫”,殊为不同。惟孙氏在筵席亲眼目睹,而杨钟羲描述不清,大概翁心存向壁而造,白色为宜。又翁诗言及孤儿:“此时倘绝尚书席,异日存孤仗谁力”,是混淆河东君有女与有病前后关系也,是河东君先有病后得女;其三,孙诗意,玉杯之谢,是牧斋伉俪情深,而翁诗所言:“只为佳人难再得”。此典故固然是出自李延年之口,翁氏之意,未必不是高洋对薛贵妃腿骨琵琶所言语也。其描写牧斋赠杯,就是听闻江氏之言即赠送,颇为不郑重其事。而且翁氏对牧斋颇有微词,其句“山庄红豆花开香,尚书风流寿正长”是否有言下之意?翁氏为常熟人,当视牧斋为先贤,怕是由于乾隆之禁,三代帝师之翁家,以此来表明政治态度吧?不过末句“杯中春色长不老,红豆山庄满秋草‘,或是写实。牧斋死后,其山庄不知归谁人也。沧海桑田之叹。

先生以为:今陈瑚遗文中未见江静萝所称其工医先人之传。但确庵著述留存颇少,此传或已散佚矣。翁邃庵诗亦殊不恶,以其与孙子潇诗为同咏一物之作品,故并录之。 

3、资料三

复检光绪修《常昭合志稿 三二 医家类·江德章传》云: 

江德章,字湛源。其先自浙来虞,德章善医,以术行何市。病者或不与值,虽诊视数十次无吝色。市多盗,独相戒勿入江先生宅。文虎,其元孙也。 

同书三〇《文学类·江文虎传》略云: 

江文虎,字思骏,号颐堂,何市人。父朝,字侪岳,好施与负气。子曾祁,字静萝。副贡生,亦工文章。 

然则医治河东君病之人,其一确是江德章。湛源后裔既有“红豆庄玉杯”为物证,自可信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