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人生二十余年已逝,我也投入到浩浩荡荡的找工大队中来。前二十年的生活似乎指在弹指之间,习惯了坐在书桌旁不闻窗外之事的生活,一切都按既定轨道来行走。现在一切方向都要依靠自己来辨识,一切时间都要自己规划利用,好像又觉得太过自由而无所适从了。
自忖前二十年努力的结果虽也不算突出,好歹也并不辜负自己所付出,毕竟从小学到研究生一路走来,一路顺风顺水,几乎少有挫折。身边有太多因为高考而复读三年,或是卡在考研、国考大关迟迟过不去的例子。从未经历过,因而不识挫折滋味。翻看以前的记录,以为在一场考试中失利便是极大的挫折,这是想起,不禁对当时的天真一笑置之,同时又觉得羡慕。希望又不希望,未来有一天看到这篇文章也是这种心境。
找工作的经历是一个不断产生自我怀疑的过程。这时候才发觉最可怕的不是拒绝,而是杳无音信。在英国面试pwc之后,第二天便发来了拒信,虽有点难过,但是也再无牵挂。国内的企业好像并没有这种习惯,拒绝你,却又拖拖拉拉不肯告诉你,感觉成为公司共同的备胎,尽管没人理,它们的影响却总在心头挥之不去,引起的烦躁和焦虑随着投递公司的增加而越发明显。此时开始怀疑自己前二十年的所有经历是不是都是无意义的,别人口中的夸赞是不是都是虚假的恭维之言,辛辛苦苦起早贪黑读了这么些年书,到底自己是为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吗?这一刻,仿佛身边随处可寻清北复交毕业生的身影,从高考那年起从未觉得这四所学校的招生人数这么多过。微博上朋友抱怨着工作累、加班多、兴趣缺缺,这时候都成了一种变相的炫耀。起码,起码你们都能找到一份工作。
加了不少就业公众号,每当深夜发鸡汤的时候,总会有这么一段:某某找到了XX公司的XX工作(此处代入所有令人羡慕的职位),问他们经验,他们说:我投了200份简历。换到自己身上,投一份简历都变得无比痛苦。在各个不同的招聘网站上填自己的经历填得想吐不说,各大公司为了避免海投,在自己的网申里设置了五花八门的开放式问题,尤其是外资企业,往往还需要用英文填写。辛辛苦苦敲出一些字,一看,还有词数限制,对每个问题需要写出200词以上。雅思大作文依稀记得是150词,要写半小时。填一份网申,可能一上午就这么耗过去;投两百份简历,真的可能吗?网申过后,是层层叠叠的线上测试、笔试、面试,题目更是稀奇古怪者不在少数,有时候真的怀疑,这些公司确定是招员工,而不是特务吗?
搜寻知乎上“找不到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开始觉得心里宽慰些许。原来每个人在现在喜欢的工作背后,都有这么一段难熬的日子。有人科班出身却为了生计发传单、端盘子,有人甚至夜晚蜷缩在桥洞下度日。此时觉得我是幸福的,至少我坐在温暖的家里,有充足的时间投出一份份的简历;也不担心买正装的钱不够、下个月的饭钱从哪出。父母给予我全力的支持,常常会给我提出各种虽然并没有什么用处的建议;妈妈说,找不到工作也没有关系,我们又不是养不起你。想起高三时,那些个灯前苦读的夜晚,有时候觉得真累,真想放弃啊,努力却不见结果,为什么要为那短短两天这么拼命,现在却只想感谢那时的自己。也许未来有一天,看到这篇充斥着抱怨的文章,也会感谢现在这个一边吐槽一边继续累死累活填着网申的自己吧。每一次努力都在为未来负责,而那些过去了的,终将成为美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