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归因

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 第七次作业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自动化2104班夏羽

指导教师:张淑娟

刻意练习报告

时间:2022.04.11 地点:寝室

总体要求:对于这门课程中的知识点,选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刻意练习(不同报告知识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展示自己从“知道”到“做到”的刻意练习能力。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作答要求:选一个我们课程中的知识点,详细展示,并标明出处)

      完成一件事时,总要找找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累积经验。而归因也有成功与失败之分:成功的归因,能让成功再现,让人持续成长;失败的归因,则让人自我颓废,停滞不前。

(2)我是怎样用它的?(作答要求:展示上述知识点是如何指导自己的学习的,要求有时间、地点、具体的知识、自己之前的做法、优化后的做法等)

      我以前总是喜欢熬夜到凌晨两点左右才睡觉,总觉得舍不得睡,能多玩一会儿手机是一会儿。我之前总结出的原因是:“白天太忙,事情太多,到了大晚上才能玩,于是希望多玩一会儿。”这样的归因,无疑是自我安慰,这让我觉得晚上熬夜玩手机是合理的,甚至是必需的放松环节。事实上,这样并不能使我放松,熬夜带来的疲惫感会让我白天无精打采,效率低下,于是任务不能及时完成,拖到大晚上,夜里又觉得没有能放松,于是又熬夜玩手机,形成恶性循环,再想要突破就很难。

      重新归因后,我得出的结论是:“1.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效率低。2.想要的太多,最后什么也做不好。”在上个星期里,我试着去践行:1.上网课时,把其余不需要的设备都关机。2.写作业时,不要一遇到不会的就立马用手机搜,等整体做完后再查缺补漏。3.不在看书,写作业时听歌。上个星期里,我大部分时间都能有效利用,该做的作业能按时做完,也能有足够的娱乐时间,基本每天都在十二点左右睡着,虽然还是有点晚,但是相对之前有了很大改善,并且我认为适应以后可以睡得更早。这一个星期的体验,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早睡的重要性。

(3)我还想怎样用上它? (作答要求:设想新的应用情景,其他要求见第二问)

    归因方法还能用于我的计划制定上,我之前是不喜欢制定计划的,原因是:“1.我认为我是一个随性的人。2.我每天要干的事情很多,不需要计划来告诉我要干什么。3.学校时常会突然给出莫名其妙的安排,制定了计划也会被打乱。”事实上,我算不上一个随性的人,也不能做一个完全随性的人,毕竟我是个大学生。其次,计划并不只是在没事干的时候计划要干什么,也可以用于事情多的时候计划怎么干。于是我又总结了让我写出计划的原因:“1.制定计划可以提高办事效率。2.制定计划可以让自己明确自己一天是怎么度过的。3.计划是可以灵活变动的,这让我在面临各种突然安排都能从容不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