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欲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
我们都知道眼耳鼻舌的欲望,印象中觉得佛家四大皆空,闭绝一切欲望,仿佛不在红尘之中一样。个人感觉只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如今的社会充满的声色犬马。眼每天看着各种色彩斑斓的东西,小孩子每天拿着手机,甚至身体都变形,这其实也是种扭曲过度的欲望,年级小的时候,不懂得克制自己,父母亲人可能也疏于管教,渐渐形成习气,到年级大一些的时候,时间也都挥霍一空,该学习的时间、该懂得的尊重身边的人都没有,更加自私。说起来是自私,其实这也不是自私,自私是为自己,可是长此以往,连自己的身体都会耗出不少的毛病,这便不是自私,是走向对自己完全不负责的人生。
更有各种音乐、美食、懒惰舒适的引诱。人真的是像一块白布,来的时候没有经过多少浸染,单纯的来,精神守一,也不见得有多少烦恼。
随着入世越深,沾染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自己觉得别人都这样,人生就是这么自然而然的发展的。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我只要不干违法犯罪的事,我有个人选择的自由。
其实很少有人愿意像佛家弟子一样持戒终生,我们也不鼓励这种脱离世俗的生活,毕竟我们还是普通人。只要不是过度就行。
所以重点在于,我们要有时时刻刻的警醒。知道自己在这万丈红尘之中越沉越深,而我们的精力和身体却不是恒常不变的。所以对物质要懂得适可而止,断舍离。偶尔也要清空一下自己。有时候回到老家乡村去待几天,虽然乏味无趣,但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无车马喧嚣,也可以自己选择不管手机,到处走走停停,让心灵的节奏也放慢一点,回到最初的状态,其实也是一种止步和涵养。
最重要的是六欲中的最后一点“意”。意者,意欲,贪声色、名利、恩爱。所指在于内心的东西,不是物质。也因此更容易被人忽略。物质的东西我们看得到,手机看累了,我们想要休息,游戏玩累了,我们也要休息,东西吃杂了,我们想要清淡。可眼耳鼻舌所见所及所闻,最后都会汇入大脑,像文件残留一样越积越多,如果加上一些生活工作中的不快和任务,便会侵蚀人心,渐积成疾。忧劳成疾就是这么来的,一日两日可能无甚变化,经年累月遍知道后果。
欲望是应该有的,但是不要成为执念。因为一旦成为执念,它就成为一种拖累。所以凡事可以做、可以思、可以想,只是不要执。孔子说了:无意勿必勿固勿我。“勿意”的意思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勿必”的意思是指对事情不能绝对肯定。“勿固”的意思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的意思就是不要自以为是。说起来是一种具体的修行法门,其底层还是不要执。所以曾国藩说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安心养神,有事情的时候就专心致志,心无杂念。这也是一种修炼。说起来很简单,但细心体会却是很难。有些人不假思索是因为知道的少,懂得的少,所以没有到了思虑的程度,那不是真的专静纯一,真正的专静纯一应该是经历很多事情或者处理多项事情的过程中也能做到专静纯一,这是需要在事上磨炼的。跟技能一样,不断反思,不断思考,又要不入牢笼,证得达观,证得真知。才可能跳出一重境界来反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