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成语典故便出自古清凉寺。
据明代瞿汝稷所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卷二十三》记载:南唐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师在金陵清凉寺给众僧讲佛经,希望他们潜心向佛,遵守清规戒律。有一位泰钦法灯和尚,他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法眼禅师对他颇器重。
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
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
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 后来这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