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稼老师“四轮学习法”让我把《高效能人士七习惯》里的好习惯用独特的方法入心入脑地好好啃了一遍。从未试过把书看成这样,应该可以说,用对方法少奋斗N年,哈哈(应该是少“错误奋斗”才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介绍我下面读书心得以作为学习力大复盘之前,想总结一下“四轮学习法”:第1遍快速扫书;第2遍精读重点内容;第3遍分享就是影响,输出倒逼输入(开了简书);第4遍检验出真知(结合认知的内容,扫描自己过往雷区)。
满意源自内心。那些对人性一无所知的人总是妄图通过改变外在而不是内在性情来追求幸福,结果必是徒劳,而本来想摆脱的痛苦却会与日俱增。——塞缪尔.约翰逊
整个脉络图清晰浮现(虽然当下只是文字而非思维导图),让我顿悟了很多的人生卡点,虽然自己在之前也有所意识,并解决了一些问题,这一点值得庆幸;但很多还停留在认知层面,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更没有切实落地。
【自我反思:本来我想要治什么病,照单配药,认真服用,直达结果就对了。对照着自己的过往看,假如当中一些自我诊断把脉都把准了,现成处方也超灵,不好好喝不坚持喝,一切等于0。现在开始重新清零,空杯心态去重新洗牌,重新找“专家”问诊,拿到的处方不单灵还负责监督你喝,你要自我放弃,也就可以“早死早超生”去了,没人留!】
【结合自己:我一直嚷嚷着想做“生活家”,现在看来没有错的,“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卓越的人生——戴维.斯塔.乔丹,生物学家/教育家。”唱诗班也唱:“努力探寻你自己的心灵吧,因为生活源自于此。”但实际上真正的“生活家”应该是何种面貌才配得上这个名称呢?】
“品德成功论”提醒人们: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
【何为成功】:
{互赖合作}
最辉煌的成就要靠相互依赖和彼此合作才能实现。持久的、不断上升的成功,才是值得称颂,关键是我们是否做了必要的投入和准备,以保证今后1年5年甚至10年都能继续保持并不断提升这种成功?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卓越的成就,通常是留给那些深谙什么是“我们”/团队精神的人的。真正的大事业,通常只会由思路开阔,内涵丰富的头脑,经由忘我的合作精神——互敬和双赢——缔造。
{平衡}
绝对不能无视平衡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满足今天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要进行投资并提高竞争力,以取得将来的持久成功。平衡原则同样适用于健康婚姻家庭生活以及你所在的社区。
{生命创造力CS.犬儒主义}
我们谴责周围的人和事的必然结果是变成犬儒主义。流行文化提倡的生存之道:“不要对生活期望过高,就不会对周围的人或是失望。”而励志成长的原则却是提倡我就是我生命的创造力。
【人生的平衡】
不要把健康、家庭、品德以及许多重要的事情放在了工作之后,舍本逐末。陷入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能自拔。当人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并专注正直地对待这些事情,那么幸福和安宁将纷至沓来。
【重论影响力】
误区:大多人认为要具备影响力,关键在于良好的沟通,明白无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言谈有理有据。
{事实上}:别人在诉说时,你并非努力聆听并试图理解对方,常常是忙于思考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说。而影响力的出现始于他人发觉你正在受他们影响。当对方感觉你敞开心扉、虔诚聆听并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感觉自己有了影响力。
{总结}:倾尽全力来理解对方的想法,这要求一种理解力和影响力。影响力是以互相理解为前提的,要互相理解,就需要谈话者全心投入的做一个专注主动的聆听者,至少谈话一方要首先学会聆听。
【结合书本观点,自我反省:从小就不会“听”话】
1、 不想听,父母一直吵吵闹闹。虽然他们都爱我,但是他们一直当我透明。。
2、 榜样都在说。也正如书中所言,大多数人以为影响力就是能说会道。
【社会潮流CS.永恒原则。】
人的本质是四维的:身体,头脑,心灵,精神。在这几个方面上,两种流派有不同做法:
{社会潮流}: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用手术和药物解决健康问题;看电视自娱自乐;利用和他人的关系获取更多势力;向日渐风行的怀疑论和犬儒主义妥协。
{永恒原则}:调整现在的生活方式,恰当的运用,已有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被普遍接受的健康原理,预防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开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终身教育;尊重对方、专注的聆听并无私的为他人奉献,将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认识到原则是我们追寻生命意义的根源,原则是积极生活的源泉,原则是自然法则,是上天的恩惠。
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也等于未知。
改变——做!收获(成长虽渐进,但效果是革命性的):
递进A——> B——>C——>D
A、
1、产出/产能:平衡—>变化神速真正的效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产出即金蛋,产能即下金蛋的鹅。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2、个人成功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优先
——>提升自信心:
1)认清自己的本质
2) 内心深处的价值观
3) 个人独特的才干与能耐
——>秉持自己信念而活
——>产生自尊、自重、自制力和内心平和:
1)以内在的价值标准(而非旁人的好恶或与他人比较)来衡量自己
2)事情对错与别人是否发现无关。
B、当不再介意别人的眼光时:
1、反而会去关心别人对他们自身,他们所处环境以及与你关系的看法;
2、不再受别人影响自己的情绪,反而更能接受改变(因为已发现支撑现实的内在规律是恒久不变的。
C、公众成功三习惯: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
知彼解己(知彼移情)
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原则)
修复和重建破裂的人际关系的意愿和能量将被C激发,关系会更上一层楼(更深厚坚固,历久弥新,经得起考验)。
D、不断更新(巩固充电),达到真正独立与成功互赖。
【改变之门】
相信(有能力改变不良旧习,拿下新习惯,过上高效幸福互信的新生活)
耐心(对自己的改变要有耐心,因为自我成长是神圣的也是脆弱的,是人生最大的投资。)
毅力(长时间持续)
【双赢思维】
用情感账户存款来建立与他人的互信关系
【知彼解己】
先理解别人(需要体谅+勇气,二者的平衡与结合达到相应效能),再争取别人的理解。
当我们怀着理解对方的想法,而不是为了回答对方问题的心态去聆听时,就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并建立友谊。
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卸下心理防备。知彼需要仁慈心,知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统合综效】
基础是尊重赞赏,甚至庆幸彼此间的差异
创造第3种更好的方法——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了解了彼此并称赞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把握机会的手法。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又1/2),也不仅仅止于合作(1+1=2),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2)。
【思维方式及其转换】
我们必须先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才能真正理解这7个习惯。思维方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这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而思维转换的力量也正是定式改变所必须的力量。
【思维方式】影响 【观点】左右 【行为】决定 【习惯】造就 【品德】定论 【命运】
要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我们手拿错误的目标地图却不自知。着眼于改变行为,比如更努力、勤奋、迅速,但这种努力,只会让自己更快地到达错误的地点;或者着眼于态度,比如更积极的思考,但仍然到达不了正确的地点;又或许自己并不在乎,不管到了哪里都高兴。但无可否认的是:走错路了!根本问题不在于行为和态度,而在于那张错误的地图。比起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做出的努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的影响要大得多。
【一颗邪恶的大树,砍它枝叶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梭罗,行为和态度就是枝叶,思维方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目标地图分两大类,一是反映现实情况的(世界本来面目);二是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越是认识到思维方式以及经验在我们身上的影响力,就越是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负责,懂得审视它,在现实中检验它,并乐于聆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
地图不等于地域本身。他只是一种主观的事实,是对某一地域的描述。只有“灯塔”式指引人类成长和幸福的原则才是“客观的事实”,是地域本身。(客观)原则≠价值观(主观)
原则包括公平、诚信、正直、服务、讲求品质、追求卓越、潜能、成长、耐心、教育与鼓励等原则内容。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把原则内化为习惯,就能够用不同的实践方法应对任何局面。原则是地域,价值观是地图,唯有尊重正确原则,才能认清真相,绘制出正确的地图。
别人的观点虽然有异,但也是清楚而客观的。“立场决定观点”
【思维转换】
思维转换,即某人从利益角度看问题的顿悟感,第一印象的影响越深,顿悟的力量就越大。科学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几乎都是首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旧模式才得以成功。
【我的顿悟:借用书中的一段话——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在条件限制之下所看到的世界,我们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或推测能力的局限,意识到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自己过去经验的影响,我们就越能直面自己的思维方式,用现实来检验它们,测试它们,必要时改变它们,而且心胸开阔,乐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我们对待孩子所采取的方法,是基于多年的“个人魅力论经验”而做出的条件反射,也就会忽视了一种基本缺陷——即存在仅仅祈求改变表面上的行为和态度,忽略作为源头的思维方式,也即按照父母的标准要求子女的结果。直到我们改变了思维方式,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才长足地改变了自己和当时的境况。
为了能换一个角度看待我们的小孩。父母必须改变,我们在个人的性格发展和成长中付出努力。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和性格紧密相关,而性格和思维方式又息息相关,如果不把性格和视角上的改变结合起来,是很难有成效的。
【逆境对思维转换的作用】
人生有三种主要的价值观:一是经验价值观(来自自身经历),二是创造价值观(源于个人独创),三是态度价值观(境界最高),即面临绝症等困境时的回应。
逆境往往能激发思维转换,使人以全新的观点看世界、自己与他人,审视生命的意义,进而思考应该如何回应,这种更宽广的视角反映的就是可以提升和激励所有人的态度价值观。
【习惯】
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的交集。“知识”是理论范畴,是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指出”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结合自己举例,之前并未察觉,有的关系不冷不热甚至转淡,是因为自己只顾倾诉,不愿聆听,除非我像现在这样找到人际交往的原则,否则可能根本不“知道”我必须聆听。仅仅知道需要聆听和如何聆听还不够,还要“愿意”聆听才能形成习惯。习惯还要坚持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放松不要忘记,“忘我聆听”才好。】
习惯的引力也许正在把你引向相反的方向。“万有引力”确实强大,若是我们善加利用,可以利用习惯的“万有引力”让生活更加有条理和秩序,这也是提高效率的必备条件。
做出承诺和信守诺言,正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位于影响圈内的知识、技巧和意愿三者的交集越大,就说明我们对于习惯以及其原则的修养越完善,就越能够以崇高的品德实现平衡而高效能的生活。
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这又是幸福的源泉,是生活的目标和规划,幸福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得到的果实。
【成长与改变的原则】
个人魅力论之所以让大家趋之若鹜,就是因为他号称能够让人跨过事物成长的自然过程,迅速而轻松的实现个人效能与人际关系成果丰硕的圆满人生。但他免不了华而不实、“暴发户”式的论调。人们通常能够在物质领域理解并接受“循序渐进”原则,但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品德方面,却很难做到循序渐进,而往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自然的成长过程不容违背,忽略或缩短,只会让人平添失望和挫败感。
精神领域:
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梭罗曾说:“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
情感领域:
情感高投入——聆听,是耐心、坦诚、理解对方的体现。(难)
情感低投入——高高在上的建议。(易)
企业经营领域:
人们求助于其他个人魅力的技巧,却从不尊重和遵循自然法则与成长历程。而这些法则是高度互信的企业文化的基础。
家庭育儿领域:
许多人在家庭婚姻或育儿教育中机械的要求付出。但不知道的是:拒绝付出和分享,可能正是由于他们从未体验过拥有,而且缺乏自我认同和自尊。所以应该要有充分的耐性,先让对方体会拥有的感觉,同时用足够的智慧告诉他们付出的价值,另外还要以身作则。
【上述斜体加黑部分感觉都是自己踩过的雷!知道了,往后余生就别再送死了。】
【新的思想水平】
“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平往往无法解决——爱因斯坦。”
新的思想水平就是以原则为中心,以品格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由内而外的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与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由内而外是一个持续的更新过程,以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自然法则为基础,螺旋向上,让人不断进步,直到实现独立自强与有效的互赖。
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
【为何要培养独立思考及行动的能力】
独立,是人生的重大成就,但却不是最高成就。励志书刊都过分强调独立。其实这多半是对依赖的矫枉过正,是为了避免被他人控制、摆布和利用。但独立是前提。
因为只有独立的人才能选择互赖,未摆脱依赖性的人,无论在品德还是自我把握方面都尚有欠缺。真正独立之后就具备了有效互赖的基础,就可以开始致力于更为性格导向的“公众领域的成功”,也就是关于团结、合作与沟通的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
【顿悟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因为有时会把影响圈外的事情视作自己遭遇的罪魁祸首】
【关于依赖的误区】
互赖区别于依赖,依赖是:
A、 假借独立的名义,逃避社会责任(比方说为了自私的理由抛弃妻子);
B、 任由他人伤害自己的情感(把摆脱桎梏、追求解放等挂在嘴边);
C、 把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人和事,看作自己遭遇的罪魁祸首。
依赖问题源自个人的成熟度,与环境无关,即使身处较好的环境,也可能是扶不起的阿斗。
真正独立的品德能够让我们行事主动,摆脱对环境和他人的依赖,是值得追求的自由目标,但仍非高效能生活的终极目标。
这种独立并不适于互赖的现实生活,只知独立却不懂互赖的人,只能成为独个的“生产标兵”,却与“优秀领导”或“最佳合作者”之类的称呼无缘,也不会拥有美满的家庭婚姻或集体生活。生理上互赖的人,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成效;情感上互赖的人,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同时知道爱心、关怀及付出的必要性;智力上互赖的人,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与潜力。
【深深的觉知到自己在互赖方面确实过于疏忽,而更多地沉湎于自己自认为很好的独立当中,显得过于自我;也突然惊醒:原来夫妻关系磨合至今,相处的和谐度一直在攀升,原来更多的是先生的提升和他非常非常爱我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我一直以为的“我做对了很多动作”使然。对他感恩的心愈发浓烈。有这样的觉知我特别高兴,下一步是:知错能改】
【第7个习惯——自我更新】
指生活的4个方面(身体、社会/情感、智力、精神)的更新,涵盖了前6个习惯,它是不断改进、螺旋向上的成长过程。帮助我们将自我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实践其他几个习惯。
【对比“品德成功论”与“个人魅力成功论”】:
基本信念—人类效能都需要”原则”来指引
从“个人魅力论”用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败路径,可以剖析背后的以下原理:
“收获法则”:耕种是一个自然体系,必须付出代价,一步一步完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捷径可循。倘若没有根深蒂固的诚信和基本的品德力量,一时的成功就会被人际关系的破裂所替代。因为,人类行为和人际关系也是基于“收获法则”的自然系统。
只有品德才是交流中最伶俐的“口齿”,正如爱默生所说:“大声喧哗反而难以入耳。”
品德有余却沟通技巧不足的人,也是瑕不掩瑜。【我看到这条好像重燃了希望,有时候辨不清外界的评判标准孰是孰非】
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品德实质是习惯的合成。
假如父母给予孩子的不是无条件的关爱,将造成他自我评价的低落。可以尝试调整内心的真正动机和对孩子的看法不在设法改变他。当父母改变了自己的动机,培育了自己内在的安全感,将不再用孩子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价值,不必再拿孩子去比较,不必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身上,而是平心静气地欣赏他的优点,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那么渐渐他有了信心,开始肯定自我价值,终将以自己的速度与步调发挥出潜能。在孩子“出人头地”的成就中,自动自发因素的作用要多于外在影响,整个过程可以体验到凭借品德和个人魅力成功的天壤之别。
什么是爱?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做一种感觉。任由感觉左右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就像母亲忍受痛苦,把新生命带至人世,爱是牺牲奉献,不求回报。像父母爱护子女无微不至,爱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爱的感觉由此而生。
【影响圈与关注圈】
积极主动的人都由“影响圈”着手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自己的问题(全力以赴)——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见个人领域成功的三大习惯)
别人的问题(交由他人)——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如采取移情方式,而不是针锋相对,以身作则,而不是口头游说。(见公众领域成功的三大习惯)
老天的问题(泰然处之)——通过改变面部曲线来解决,以微笑真诚平和来接受现实。
不论是上述哪一种,我们都可以改变习惯、手段和看法,这些属于影响圈范围。
【结合我自己,我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工作关系当中,有不知不觉把焦点集中于影响圈之外,或者说没有去判断到底是影响圈还是关注圈内的事情,就盲目使劲,弄得里外不是人:自己又委屈,事情又改变不了。】
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聚焦于影响圈,将收获有效的结果。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方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影响孩子努力改变自己。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他们的关注圈往往不小于影响圈,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影响力。“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影响圈”就是人们所关注的事物中,在个人能力范围内被掌控的部分。
【结合我自己,我觉得自己关注的事件,种类太局限,视野不够开阔,虽然不能聚焦于关注圈,但是关注圈不能小于影响圈。依然还是需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关注圈以及影响圈。】
【通过影响圈与关注圈来判定积极主动与否】
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结合我自己,我一直以为自己很积极主动,但结合课程与书中所言及自己的一些结果,就可以断定自己并非真的积极主动,因为我的注意力还时常会被带到关注圈里,而由于精力有限离影响圈渐远,未来,要在已意识到症结的基础上,主攻自己的注意力,打造“心流”,把注意力聚焦到影响圈内。】
【如何扩大影响圈?】
1.认识到扩大影响圈,首先要掌握问题真正的症结,由外而内求变(以外在环境的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改为由内而外求变(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2.选择积极回应的方式,乐观进取,哪怕不认同或无能为力的状况下,不管快乐或不快乐,依然积极主动;
3.出现冲突矛盾时,真正有效的策略是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先改进自己的缺失,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对方的反应如何,并非重点所在。而只顾揭发对方过错,强调错不在我的做法,本身就证明了自己是个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受害者,自然更谈不上影响对方,不断的指责不但无法使人改过迁善,反而会令人恼羞成怒;
4.当在关注圈内(自己所关注的事情范围内)关于自由选择产生的后果,出现错误时(违背了原则形式的结果)应该马上承认错误,加以改正,避免殃及未来,将会重获力量;
5.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承诺的能力。积极主动的本质和最清晰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或别人有所承诺,然后从不食言。要极致践行这一条以打开影响圈。延伸如下:
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选择的自由,包括四大天赋:1自我意识2良知3想象力4独立意志。自我意识和良知,让人自我检讨,发现要改进的地方、待发挥的潜能以及有待克服的缺点;想象力与独立意志配合自我意识,帮人们作出承诺,确立目标,矢志达成。
我们由此可以找到两种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径:一、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二、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即便只是承诺一件小事,也有助于培育内心的诚信,表示我们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勇气和实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一次次做出承诺,一次次信守诺言,终有一天我们会克服情绪的掣肘,获得人生尊严。
【结合我自己:我看到,在大事上我会以更审慎的态度对待,但是平时的小事上确实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有时候会以记性不好作为一个理由。其实就是习惯不好!未来,自己会从小事上慎重承诺,践行结果,练就足够的自制能力,勇气和实力,去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以最终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