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渐长,淡去浮华的追求反而更爱历史的沉淀。于是出国旅行时,往往会在清单里加上博物馆。
在台北,必定要去台北故宫;
在新加坡,必定要去国家博物馆;
在梵蒂冈,必定要去梵蒂冈博物馆;
在佛罗伦萨,必定要去乌菲齐美术馆;
在即将前往的马德里,必定要去普拉多博物馆;
虽然我徜徉其中,很多派别、技巧甚至发展历史不甚清楚,但依然会被迎面而来的作品震撼,好似身处宝库目不暇接。也许好的艺术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普通人也能感受其中美好。
我常常在想,那些懂历史懂鉴赏的大家们,他们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脑袋究竟是怎样一种构造?几千年历史,无论中外,无论往来,都是牢记于心。也许每日面对世界精品,记忆也是甜蜜的吧。
第一次接触祝勇老师,是买了书籍《故宫的隐秘角落》。他用史学的态度、有趣的文字介绍了故宫那些普通游客根本无法进入的未开放区域以及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孝庄、福临、李自成、吴三桂、乾隆……那些历史人物及其命运,故宫作为发生地多年来一直见证和参与。因为这本书,我甚至愿意为了故宫专程跑一次北京。
这本《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是祝勇老师的新作。宋代文人画家辈出,苏东坡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人曾用“八三四一”来总结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八是曾任八州知州;三是先后担任朝廷吏部、兵部和礼部尚书;四是指四处贬谪,先后被贬黄州、汝州、惠州、儋州;一是说他曾经一任皇帝秘书,两年多的时间为皇帝起草诏书八百多道。少年时的苏轼和弟弟苏辙上京赶考中官,年少得志畅所欲言却不懂政治,被贬穷乡僻壤的黄州。潦倒之际他看中东面山坡上的一小块地,开始学当农民种植小麦,累了喝点小酒席地而眠。这种远离政治远离中伤看书写诗的日子,反而成为东坡居士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日子。人到中年,历经多次大起大落,从北到南越贬越远,山川湖泊越走越多。他没有抱怨絮叨,笑纳所有阴晴圆缺。祝勇老师从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文人集团、家庭、为政、岭南,详细书写了苏东坡的一生。他体民心,爱写诗,喜画竹,懂水利,善下厨,既精英又草根。通过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甚至国外的藏品,不仅将他的书画与艺术、历史联系起来,更是书写了整个宋代的文化风貌。
写作的辛苦不言而喻。
很幸运有这样的作者,才有我们更加了解的苏东坡。